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青報:A股市場不漲反跌的現象正常嗎

2012年04月09日11: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編輯先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與2011年9.2%的增速相比,下調幅度近20%。
 
請問,A股市場不漲反跌的現象正常嗎?我們該如何看待股市走向?
 
讀者 方夏欣
 
答疑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白麗健
 
2012年GDP增長的預期目標調整為7.5%,我認為,對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前景影響不大,2012年的經濟增長達到或超過這個目標應該說懸念不大。
 
2012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不多,外部環境好於2011年﹔內部局勢又相當穩健,調控有很大的余地,宏觀調控政策明顯轉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均不大。可以說中國進入了內外環境較好的調整時期。中國一旦開始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會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釋放出來,而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會緩解經濟長期飛速增長的各種矛盾,也會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創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所以,2012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沒有問題,雖然經濟增速會降下來,但經濟不會“硬著陸”。整體而言,中國實體經濟中的很多方面還在平穩運行,很多行業和企業也還處於上升的趨勢中。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整,是在長期飛速奔跑過程中的呼吸調整,隻有經過這個調整,呼吸均勻后才能夠繼續飛奔,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有廣闊的經濟發展空間,有產業鏈向上游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東中西部之間,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之間的梯度轉移與協調發展,工業中心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有助於改變我國高端產業過於集中在沿海地區的不合理狀況,有助於推進國內經濟一體化在空間上向縱深發展,有助於開發中西部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通過發展區域間多樣化的水平分工,推動東部和中西部之間的國內經濟一體化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根本途徑,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
 
“十二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致力於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兼並重組使產業形成規模效益。一旦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效益被釋放,其發展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我認為,7.5%的目標設定,長期利好股票市場。隨著A股市場的各項基礎性制度的改革、建設與完善,A股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低位,超預期的下跌空間不大。現在或許已經接近歷史上最佳的投資時點。
 
(1)7.5%的目標仍然是高速增長,宏觀經濟調控對股票市場的壓力比2011年有所減輕。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危機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相比,我國7.5%的增長目標仍然是高速增長,是增長中的調整。由於,7.5%的目標設定,宏觀經濟調控對股票市場的壓力比2011年有所減輕,而資本市場各項調控措施及制度改革都將會長期利好股市。此外,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水平下行,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相對降低,並推動利率維持相對低水平,支持A股估值處於合理水平。而股票市場歷來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沒有不反映的道理,因此,A股的整體走勢應該比2011年要好,大幅殺跌的可能性不大。
 
(2)全球資本流動性寬裕,預期A股市場的風險有限。美國連續兩輪量化寬鬆之后,顯著壓低了長期國債收益率,並抑制了資金成本的上升。歐洲央行推出長期再融資計劃,改善了銀行業流動性,在歐美競相寬鬆量化的過程中,顯著強化了全球流動性預期,推動風險資產價格維持高位並對風險資產價格形成有力的支撐。
 
美國經濟已經開始緩慢復蘇的進程,經濟增長1.5%∼2%應該是可以預期的。歐元區各國多方努力已基本形成危機解決的方案與框架。美聯儲又與歐洲銀行業簽署“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以避免遭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影響和引發歐洲央行過分投放貨幣形成的通貨膨脹壓力。經過2011年的A股市場大幅殺跌后,歐美經濟發展雖然沒有更好的預期,但是,最壞的預期已經反映在目前的股價水平中了。
 
而中國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流動性收緊引發的估值回歸階段已經過去,系統性風險釋放充分,很多成長性好的小股票已經進入估值合理區間,A股市場的風險已經有限。有學者認為中國股市10年指數零增長,盡管我非常不同意此提法,但中國的股市已經下跌並徘徊了相當長的時間,為什麼老外鉚足勁兒往裡面奔?中國的經濟真有那麼差嗎?
 
(3)2012年經濟結構調整,A股市場趨勢也會隨之震蕩調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經濟增長,應該不成問題。但並不是說,由此A股股票市場就一定會漲。股票市場運行有其自身規律,股票價格和股票指數的每一次上升或下降都是資金推動的,資本逐利的特性決定,無力可圖資金是不會入市的。2011年股票市場的迅速殺跌到2012年年初的一輪反彈,在交易技術上是大部分股票估值已經合理,資金已經殺跌到無可殺的地步,技術上持續背離﹔而經濟形勢初露曙光,政策利好也不斷出台,部分資金迅速搶籌碼形成了年初的一波上升行情。兩會期間股票市場已經反彈到前期殺跌過程中,沒能夠出逃的套牢盤較重的區域,回調是必然的。因此,獲利資金趁政策出台之機,已誤讀為機會部分殺出,以便再收集廉價籌碼。2012年,如果沒有重大利空或利好事件,股票市場運行會在一個相對的區間上下震蕩,消化獲利或套牢籌碼。股票市場的機會還是政策支持的行業和結構調整空間較大的公司股票,重組並購一定會是題中應有之義。
 
(4)進入股票市場需要把握的幾點。
 
1.股票市場行情的每一秒變動都是由黃金堆成的,但股市並非遍地黃金,也有地雷,要小心。
 
2.股票市場不是賭博場,股票是可以升值的籌碼,買股票不是買彩票,要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3.關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應時、應勢買入賣出。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