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環球時報:中國不再受制於外匯缺口

2012年04月19日17:1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梅新育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消息稱,強制結售匯制度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企業和個人可自主保留外匯收入。圍繞強制結售匯制度,一直有人批評它帶來巨額外儲壓力,助推人民幣超發,剝奪了企業和個人支配外匯收入的自主權利,這種看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公允,沒有強制結售匯制度,我國在應對債務危機、保障經濟穩定方面都將面對巨大外匯缺口的掣肘。
 
強制結售匯制度有其歷史必然性。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資本和外匯缺口曾長期困擾中國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即使是新中國建立后直至上世紀90年代,這一基本面亦未徹底改觀,例如1950—1978年間,中國進出口貿易有11年逆差,資本積累不足、國際清償手段匱乏依然是約束中國經濟穩定與增長的瓶頸。
 
持續的外匯缺口也長期困擾了中國改革開放后宏觀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性。上世紀70年代末的“洋冒進”失敗后,我國一度走到墨西哥式外幣債務危機的邊緣:為了取得外匯支付進口技術、設備的賬款,我國被迫於1978年到國際市場借用高息現匯資金,年息高達15%,半年結息一次,5年本息就翻一番﹔1981年1月,我國更不得不宣布無力執行1978年已簽約的一批大型成套設備引進項目,國際信譽遭受重創。而與此同期的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就因為債務危機而陷入“失去的十年”,波蘭也因為深陷債務危機之中而導致團結工會崛起,最終成為蘇東劇變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30年后回顧這一切,仍然令人感到寒氣森森,可以說,集中外匯資源保障國家宏觀經濟與政治穩定,是強制結售匯制度應運而生的根本出發點。
 
目前來看,強制結售匯制度確實有在微觀方面的缺陷,它剝奪了企業和居民等市場微觀主體的決策主動權,加大了它們從事國際貿易與投資時的成本。不過,這一制度的當時宏觀效益遠遠超過微觀損失,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一旦國家經濟出問題,不管微觀市場主體多機動靈活,都難以幸免﹔更何況,企業和個人的理性行為往往會形成集體非理性。事實上,有能力在經濟發展初期落實類似制度的后發國家和地區也與中國大陸一樣相繼發展起來,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莫不如此。
 
可見,強制結售匯制度是我國長期存在外匯缺口的歷史產物。而隨著經濟的發展,1990年以來,中國歷年(不包括1993年)的貿易收支均為順差,外匯儲備規模也與日俱增,並躍居世界第一,成功經受了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的嚴峻考驗。在外匯缺口的掣肘徹底消除、微觀的缺陷日益突出、宏觀副作用相繼浮現的情況下,這項制度自然該功成身退。
 
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將進一步減少中國對外匯儲備的需求,中國國際收支已經不會面臨顛覆性風險。強制結售匯制度功成身退,正當其時。企業和個人在獲得近乎完全的外匯管理自主權后將直面匯率風險,如何從匯率波動中贏得收益也將取決於他們各自的決策,但最好不要有太多企業或個人背棄實體經濟部門的本業,成為外匯市場的投機者。▲(作者是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