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幣“遠行”需實體支撐

孫立堅 

2012年04月25日09:45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央行決定2012年4月16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5?擴大至1%,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匯改舉措邁出了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步。如果說溫州金融改革試驗區拉開了中國金融體系市場化發展的“雙軌制”序幕,那麼,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就是一個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遭遇到的投機勢力的沖擊能量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重要舉措。它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目前歐美日寬鬆貨幣政策的環境下,未來短期內全球流動性泛濫和熱錢流入所造成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不斷增加。如果資本賬戶的管理還是在有效的狀態下,那麼,近期建立在一攬子匯率制度基礎上的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的可能性,還是要大於海外熱錢流入從而單邊推高人民幣匯率的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今天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之間,即期與遠期匯率之間,遠期匯率與未來即期匯率之間的套利行為,從而確保人民幣匯率水平保持在合理均衡的價值尺度上。

其次,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金融開放度的提高,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確保各種商機不斷地形成,於是,人民幣匯率先“強”后“弱”的趨勢會日益明顯。如果應對失策,匯改的結果會帶來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病”的結局——虛假的繁榮帶來暫時性的強勢日元國際化時代,而一旦泡沫崩潰將是漫長的經濟低迷格局所造成的弱勢日元的時代。總之,未來人民幣“弱勢”的格局應該自然地反映出中國經濟開始進入穩態增長的成熟發展階段才是正常的。

第三,匯率波幅的擴大在短期內必然會影響投資與貿易的增長,會促進外匯市場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

所以,考慮到匯改可能產生的上述影響,今后我們一定要促進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的服務,而不要過早去追求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金融資產的增值效應。為此,一方面,我們的金融家要為企業家量體裁衣,盡快提供各種規避匯率風險的保值業務。同時,為了降低企業克服匯率風險所產生的保值成本,國家要為出口企業降低稅負,從而保証匯改不會造成實體經濟的活力下降的后果。另一方面,伴隨匯改的深入,一定要加快中國金融扶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發展步伐,盡快改變中國企業靠成本和價格競爭的盈利模式。最后,在做實做強實體經濟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追求人民幣國際化所需要的全球范圍內的人民幣結算體系的深化和全面開放,以及由健康的宏觀經濟政策運行所支撐的人民幣定價機制的合理性。倘若不重視改革的合理順序,採取操之過急、好大喜功的人民幣國際化的做法,就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

(作者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25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