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青報:“山寨保障房”背后的數字之謎

2012年05月10日11: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1000萬套保障房的任務中,武漢分到11.8萬套的任務量。據記者調查,本該建設保障房項目的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茅店村卻沒有動工。一座已建成十多年的學生公寓,被釘上“公租房”的牌子,並稱是去年開建。去年武漢市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曾以報紙廣告專版形式刊登文章,稱“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標101.98%圓滿完成”。(《新京報》5月9日)
 
保障房不夠,舊公寓來湊。如此李代桃僵,別說“101.98%圓滿完成”,就算小數點后移,恐怕也非難事。一兩起個案也就罷了,但從去年保障房建設立下軍令狀以來,各地騙術不斷、騙局連綿——前幾日,國務院辦公廳還專門下發《關於建立保障性工程統計制度的通知》,八部委聯合監控保障房建設,封殺數據造假。然而,將教師宿舍、企業員工宿舍甚至學生宿舍等“籌”進保障房賬單“充數”之弊仍難禁絕,其症結何在?
 
按國務院要求,去年11月底前, 1000萬套保障房要全面開工。住建部數據顯示,去年5月底,全國保障性住房開工340萬套——僅僅4個月后,“全國保障房已開工986萬套”,已完成年度計劃的98%。這突然多出來的600多萬套保障房從何而來?在此般“喜人增速”之后,“填數”的貓膩不斷被媒體輕易揭穿。
 
2012年年初,國務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導小組在京與各地方政府簽訂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責任書,確定了當年度開工700萬套以上、竣工500萬套以上的總任務。此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多次提醒各級地方政府,盡管開工量較2011年有所下調,但2012年的在建量將是“歷史上最大的”。“最大的”數量壓力下,如果沒有最嚴苛的“防水”措施,難保不會有最大、最泛濫的“注水”創意。
 
各地對保障房不上心,理由主要有三:一是樓市調控風聲趨緊,它在有效抑制漲價勢頭的同時,也傷了“土地財政”的心,保障房任務重、資金緊,矛盾突出,作假似乎也是“情勢所迫”﹔二是目標責任制約束偏軟,早在2010年7月,住建部就表示“將對各地的保障性住房開工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檢查,檢查結果不好的,要通報批評”,但及至去年3月,580萬套保障房未完成的情況僅僅向社會做了一下通報,之后便不了了之﹔三是糟蹋蹋的保障房質量似乎無人關心。
 
數字作假還是“小”問題,質量作假就是對事故隱患的放任與放大。去年年底,武漢市?口區面積最大的經濟適用房項目“紫潤明園”爆出多處地基下陷、牆面開裂、樓房漏水等問題。這樣一個“問題項目”,不僅順利通過質檢、消防、特種設備檢測、環保、規劃等多個部門的層層驗收,獲得武漢市建筑工程黃鶴獎銀獎、武漢市結構優質工程獎,還頭頂“保障房項目建設樣板工地”的光環——保障房質量安全如斯,數字摻水何足為奇?
 
一樣的房子,命運冰火兩重天。譬如江蘇揚州市房管局推出政策,購(精裝)房最高可享受房屋合同價款千分之六的財政補貼,盡管地方部門說辭多多,但這一新政還是被業界認為是宏觀調控下的“救市”政策,有刺激市場需求之嫌。對保障房不上心,對商品房偏心,“山寨保障房”背后的數字之謎,說穿了,還是地方部門趨利行為無約束、民生保障無底線,擠干水分也許容易,真金實銀地為保障房埋單卻殊為困難。(鄧海建)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