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青報:“光榮之地”能否拒絕金錢誘惑

2012年05月14日10: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國家審計署近日發布的2011年度審計結果中,人們竟然看到,在因大地震而聞名的汶川,違規建豪華辦公樓的現象屢屢發生。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災區一些學校的建設項目卻被偷工減料,留下安全隱患。難道大地震的慘痛都無法遏阻官場無德、職場無良、市場無信的故態復萌嗎?難道全中國無數人曾經投向汶川的熱切目光和獻出的滾燙愛心,短短幾年都化為了泡影嗎?
 
同樣讓人不可容忍的是,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衛生局的10名公務人員謊稱去省衛生廳參加“公立醫院改革推進會”,而實際上卻足足用了8天時間到廣州、香港、澳門游山玩水。“延安”、“寶塔”,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名,與這種為人所不齒的公費旅游行為聯系在一起,是否極具諷刺意味呢?
 
而更具諷刺意味,甚至到了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則發生在山西省呂梁市的文水縣。一個王姓女商人15年來從未上過班卻吃了15年空餉,現如今竟搖身一變成了該縣的副縣長!此事在被媒體曝光期間,竟有人給受調查者打電話,告之如“不改口就制造交通事故,撞死你”。其膽大妄為之狀,不知是因為財大氣粗,還是因為自信手眼通天、有恃無恐?
 
上述這些違法違紀事件雖然各不相關,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事件發生地都是曾經挂滿了光榮勛章的地方,都是在中華民族前行的道路上留下深深足跡的地方,都是因為它們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國人景仰的地方,也都是享受過國家財力物力人力特殊關照與大力支援的地方。這些地方之所以在過去為國人青睞,是由於曾有過的苦難與輝煌。誰能忘記天下為之同悲、人民共和國第一次為罹難百姓設立哀悼日的汶川?誰人不知“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女英雄劉胡蘭短暫的一生就在呂梁山側的文水度過?誰又能在中國現代革命史長卷上無視“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
 
不客氣地說,這些地方都是老一輩的中國人心靈朝聖之所,都是在滾滾紅塵中始終安放心靈淨土之地。隻要我們不是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者,偶像化的歷史地標和地標式的歷史偶像,都會長久地存在。褻瀆它們則無異於褻瀆我們自己。正是因為這樣,人們不但要求維護好這些具有時代象征意義的地區,尤其希望至今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能夠珍惜這裡的光榮、珍愛這裡的榮譽。
 
然而,恰恰是在這些地方,上述那些人與事,使我們看到優良的傳統和一度輝煌的光榮卻在物質與金錢的誘惑下一步步“淪陷”。貪贓枉法的官場積習、徇私舞弊的潛規則、賣官鬻爵欺上瞞下的權錢交易,猶如洪水猛獸吞噬著人們的心靈。而當這些腐敗荒唐之事發生在這些“光榮之地”時,其警示意義早已超過事件本身。它們在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中國社會生活的道德底線已經受到沖擊!
 
筆者以為,比批評和斥責更重要的是對這些事件背后成因的思考。思考、思考,無非是思想的考試、思維的考驗。痛心疾首的批評和斥責,只是哀嘆的一種強烈但無奈的表現。如果我們缺少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社會道德建設的全面思考(特別是“反思”),不但中國人的道德還會繼續滑坡,恐怕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會出現巨大的空白與危機。至於前面筆者所說的“光榮之地”也就隻能處於不斷地退卻、失守和塌陷境況。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招致“光榮之地”的塌陷呢?我認為,主要是在物質欲望與道德操守的“攻防戰”中採取單純防御的戰略所造成的。這種單純防御的戰略其表現就是不斷地美化、抬高傳統道德,以為隻要我們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傳統,就足以抗衡物質利益與市場經濟的沖擊,就足以構筑起反腐的堤壩和“長城”。這其實是一種天真純朴卻於事無補的幻想。根本原因是這種單純防御戰略的實質是一種保守、排他、陳舊、僵化的道德觀。持這種道德觀的人,在與潮水般涌來的物質欲念與金錢誘惑面前,盡管像前朝遺老那樣抱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可愛理念,但終究都會如堂·吉訶德與風車決斗一般,屢戰屢敗。
 
筆者以為,中國社會今天的道德建設,必須在觀念上有兩大更新或稱兩大轉變,才有重振的希望。第一個更新就是對傳統道德評價上的更新。應該承認,中國傳統的主流的道德(即便是它的優秀部分)其生長的土壤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其核心是家庭倫理。這種道德觀雖然溫情脈脈,卻對商品交換和今天的產業化經濟有一種內生性的排斥。毫無疑問,要想使傳統道德在當今依然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對其加以更新和改造。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的第二個更新,是要使全體國民認識:誠信與信用是市場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快速發展的助推器,腐敗欺詐失信不但不是市場經濟的潤滑劑,反而會導致經濟陷入萬劫不復的陷阱。
 
傳統道德強調“民無信不立”,現代市場經濟強調“信用體系”。從這個角度上看,建立社會誠信完全可以成為中國傳統道德與現代市場經濟溝通的橋梁。不去積極地打通這道橋梁,拒絕市場經濟的信用體系原則與傳統道德的融合,不但無助於“光榮之地”那些傳秀傳統的繼承與弘揚,而且還會導致“光榮之地”的人格分裂,加劇“光榮之地”的坍塌。其最終結果不僅會使優秀的傳統道德蕩然無存,就連維持現代市場經濟的信用體系也會蹤跡全無。取而代之的,將是赤裸裸的利益沖動和原始積累狀的市場經濟,是滿天飛舞的漂亮話和不受約束的齷齪事的並存,是言行脫節的人格分裂與社會畸型。
 
總之,發生在汶川、延安、文水的違紀違規事件,說明了中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思路存在重大疏漏和偏差。不敢正視這一點,道德崩塌的危險隻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