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世貿組織發布美訴中國取向電工鋼“雙反”案終裁報告

2012年10月19日13:2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新華社日內瓦10月18日電(記者吳陳 王昭)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18日就美國訴中國取向電工鋼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爭端案發布裁決報告,支持了專家組6月作出的裁決,稱專家組在適用若干法律規定和法律解釋方面並不存在錯誤。

上訴機構報告稱,專家組在解釋和適用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第3.2條方面不存在錯誤﹔專家組沒有違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諒解》第11條關於客觀評估的規定。

中國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當天就裁決結果發表談話指出,中方注意到,上訴機構雖未推翻專家組的主要結論,但支持了中方關於調查機關在價格影響評估中不需要証明價格影響與傾銷或補貼進口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等觀點,並指出專家組的相關法律解釋和適用是不適當的。

該負責人指出,對於本次上訴涉及的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和《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有關條款,世貿組織各成員存在不同理解,因此上訴機構對這些條款的含義作出澄清,有助於各成員調查機關正確適用反傾銷和反補貼規則。

該負責人表示,中方將認真評估上訴機構報告和專家組報告,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妥善處理本案執行工作。

2010年9月15日,美國在世貿組織向我國提出磋商請求,將該反傾銷、反補貼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2011年3月25日,世貿組織成立專家組審理此案。

2012年6月15日散發的專家組報告支持了美國關於中國發起反補貼調查時未提供充分証據、對被調查產品價格影響分析未客觀檢查証據、未要求調查申請者提供足夠的非保密信息摘要等主張,裁定中國貿易救濟調查機關的做法違背了相關世貿規則﹔而在使用“可獲得事實”計算應訴企業補貼率、應訴企業傾銷幅度的信息披露、與政府採購有關的補貼利益的信息披露等爭議問題上,支持了中方主張,裁定中方做法符合世貿規則。

中方認為專家組裁決在若干法律問題和法律解釋方面存在錯誤,於7月20日正式提起上訴。

取向電工鋼又稱冷軋取向硅鋼,是電力工業不可缺少的一種軟磁材料,主要應用於變壓器、整流器、電抗器及大電機等行業。2009年,中國商務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取向電工鋼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是中國首次對進口商品實施“雙反調查”。2010年4月,中國商務部裁定,對自美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