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千人計劃"專家李先強:運用分子診斷試劑造福國人

2012年10月19日16:34    來源:荊楚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千人計劃”專家李先強

“在中國,一個人一年的體檢及各種檢測費用可能隻有1美元,在美國則是20至30美元,在歐洲也有15至20美元。”採訪一開始,李先強博士用這樣數據對比的方式,直觀地介紹了目前國內醫療檢測消費方面和國外的差距。

要治病先查病,准確的檢驗、檢測是關鍵。“花更多的錢用於檢查身體,這樣才能及早發現病症,從而避免急難險重病情發生和更大的經濟損失。”李先強解釋道。病源檢測需要用到檢測試劑,小小的檢測試劑盒中就有大產值和大學問。

李先強1990年獲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醫學院生化藥理學博士。擁有近30年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及工作經歷。據了解,李博士的團隊掌握了多生物素信號放大技術等分子診斷試劑新產品生產核心技術。

李先強說,目前國內體外檢測試劑技術處於起步階段。美國有600多種診斷產品,國內隻有300多種,同時國外有6000多種診斷方式,國內僅為1000多種。

診斷試劑盒改進以及診斷方式的多樣化會帶給人們哪些改變呢?

“那就非常多了!”李先強講到,在應用方面,很多癌症發病,就是因為早期沒有診斷出來而釀成悲劇,包括孕婦的遺傳性疾病等等都可以早檢測早避免。其次,診斷試劑改進,可以實現快速診斷,尤其是在急診室,能節約大量寶貴時間。同時,以呼吸道疾病為例,病源有可能是微生物,也有可能是病毒性的。檢測靈敏度的提高,就能大大提高診斷的針對性,合理用藥,還能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濫用。

李先強介紹,目前全球的診斷市場達440億美元,中國隻佔5%到7%。2009年來到生物城,李先強看好的就是這裡連片的發展空間及集中性的生物發展平台。目前李先強的中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斥資4000余萬元,致力於分子生物檢測及臨床醫學診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發展,希望能將更好的體外病源診斷試劑帶給國人。

“這一市場(體外診斷試劑),目前在中國每年達到了18.8%的增長率,我看好它的發展。”李先強表示。(周三春 趙倩)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