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天津銀行理財產品風波:4萬名航天專家被“忽悠”【3】

2012年02月20日14:39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8.1%收益誘惑航天專家

一位退休職工表示,准備投資這個產品的錢都是養老錢,就怕被拐跑了。對此,程亮說:“天津銀行的卡是你的卡,錢在你的卡上,沒問題。”

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有相當數量的投資人是從其他銀行將尚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打算投資天津銀行的這個理財產品。由於此次投資不能進行,這些投資人實際上已經遭受了利息損失。

今年72歲的劉鐵軍老人將還差幾個月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10萬元取出,打算投資天津銀行的這個理財產品。在聽到產品被叫停的消息后,老人情緒激動。

“我昨天從其他銀行取出這10萬元,隻拿到了50多元的利息,本打算通過投資天津銀行這個理財產品把損失的利息補回來,但事與願違。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5%,如果再等幾個月,就能拿到5000元的利息。隻能怪自己太貪了。”當他向天津銀行的工作人員咨詢自己的利息損失如何彌補時,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員表示無能為力。

2月16日上午,理財周報記者在航天第一研究院老年活動中心一層大廳看到,退款和補償事宜仍在進行,人流涌動。投資人按照相關補償措施,領取了不同面額的中國移動充值卡。

據現場一位自稱是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營業部工作人員的男士介紹,此次辦理的與理財產品相關的天津銀行銀行卡隻有100多張,而轉賬的隻有五位。天津銀行北京分行方面將單獨通知那5位已經轉賬的投資人,讓其接受退款及200元補償費。

現場仍有多位投資人和天津銀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員進行交涉。交涉內容為自己的利息損失。他們本想獲取8.1%的高收益,沒想到卻因停辦而蒙受了利息損失。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天津銀行北京分行在北京東高地地區尚未開設分支機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始建於1957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任第一任院長。據了解,目前該院在職職工有2.8萬人,離退休職工有1.2萬多人,員工總數在4萬多人。作為區域內的大單位,周邊各銀行都將其看作拓展業務的對象,由此,競爭也相當激烈。

截至發稿時,理財周報記者尚未了解卷入此次天津銀行理財產品認購事件的確切人數,但此次理財產品認購確實在航天第一研究院以及更廣范圍引起較大震動。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否認,行長王宏說公章是假的

關於這隻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收益率為何如此之高等相關問題,在航天第一研究院現場的自稱天津銀行北京分行員工的人都沒給以明確回答。

2月15日下午四點,理財周報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宣武區東河沿胡同73號的天津銀行北京分行辦公大樓16層,據保安介紹,負責接待媒體的綜合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唐宗元當天去天津總行辦事了。

理財周報記者隨后撥打唐宗元以及天津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王宏的手機,打通后一直未有人接聽。記者給唐宗元和王宏發短信,希望就年化收益率為8.1%的這個理財產品相關問題進行溝通,但二人均未回復記者短信。

2月16日上午9時20分許,唐宗元致電本報記者。唐宗元在電話中說:“天津銀行北京分行沒有推出過為航天第一研究院職工定制的理財產品。你聽到的信息應該是誤傳。”

2月16日中午12時許,理財周報記者致電天津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王宏。針對理財周報記者的相關問題,王宏的回答也頗耐人尋味。

王宏說:“這個事本身是不存在的。航天第一研究院工會不懂銀行的業務。銀行的理財產品第一點應該有個設計,第二點還有個載體。就是說做理財產品,是拿房子做理財啊貸款啊,有經營收入的問題。也就是投向問題。在投向目標還在洽談當中,還沒選定的時候,他們就把這個事兒宣傳出去了。這是不對的。”

對於在宣傳材料中天津銀行北京分行和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工會聯合落款一事,王宏說:“這可能是他們在宣傳上誤導了一下。”

對《“航天第一研究院理財產品”交易憑証》上出現的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的紅色公章,王宏解釋是“那個章不是真的”。

王宏說,關於“天津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8.1%”的說明中所列產品類型、認購范圍、認購限額、理財期限、收益水平及風險提示等條款不是天津銀行北京分行方面制定的。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正在調查此事。”王宏最后說。 

來源:理財周報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