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86.1%公眾認為文化休閑不應成奢侈品

2012年03月29日16:1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河南省某縣城小學老師李國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有一次學校讓班級組織學生去電影院看《綻放》,成人票價65元,學生票價40元。因為票價較貴,班裡有一半學生沒去。“在高票價下,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基本上接觸不到課外優秀的文化藝術,更別提養成興趣了。”

前不久,首都劇院聯盟在北京30家劇院設置低票價區,以保証普通觀眾能以較低票價走進劇院觀看演出。這一舉措獲得公眾普遍贊譽。然而,電影、話劇、音樂會等文化休閑活動的高票價仍困擾著很多普通人。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1個省(區、市)1223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8%的公眾批電影、話劇、音樂會等票價過高。受訪者中,80后佔52.6%,70后佔26.7%﹔84.8%的人為在職人員。

93.4%的人期待電影等文化休閑項目降低票價

因為電影票價太貴,山東省東營市某建筑公司職員李盟,平時都在網上看電影。除非有評價特別好的電影,他才會和女友去電影院看,“男生都愛面子,肯定還要買點兒零食、飲料,東西都得在電影院指定的攤位買,花銷自然就大了。”

他算了一筆賬,在東營市,普通電影票價50元,兩張100元,兩瓶飲料10元,大份爆米花18元,看一場電影最少要花128元。“我一個月才掙2000元,看電影算奢侈消費了。”

四川省某國有造酒企業職工謝丹發現,每次去電影院都看到裡面空蕩蕩的,有時一兩百個座席的放映廳也就十來個人,實在浪費資源。“我們這兒是縣城,人們收入不高,但電影票價幾乎跟成都、上海等大城市持平,一般的電影票價都要80元。很多想看電影的人都舍不得花這筆錢,電影院又空置,票價為什麼不能降降呢?”

調查顯示,74.8%的人平時較少有文化休閑活動。86.1%的人認為電影等文化休閑項目不應成奢侈品。

據美國國家劇院業主協會統計,2011年第三季度美國平均電影票價降至7.94美元,美國月收入3000美元的中低收入者,看一場電影的花費隻佔其收入的0.2%。而在我國,即使以3000元的月收入計算,每張60元的普通電影票仍佔人們月收入的2.0%。

調查中,93.4%的人期待電影等文化休閑項目降低票價。

哪種文化休閑項目最該降價?82.1%的人首選“電影”,60.3%的人選擇“演唱會”,56.5%的人選擇“音樂會”,42.8%的人選擇“話劇”。80.5%的人認為電影票價降到30元以下比較合理。

71.2%的人憂慮高票價讓普通人對文化藝術望而卻步

河南省某縣城小學老師李國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有一次學校讓班級組織學生去電影院看《綻放》,成人票價65元,學生票價40元。因為票價較貴,班裡有一半學生沒去。“在高票價下,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基本上接觸不到課外優秀的文化藝術,更別提養成興趣了。”

虛高的文化休閑活動票價會帶來哪些影響?調查中,71.2%的人擔心會讓普通人對文化藝術望而卻步,63.5%的人認為不利於文化藝術創新和健康發展,62.4%的人指出會妨礙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和修養的提高,54.5%的人認為不利於培養青少年文化藝術興趣。

對於電影票價高的原因,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李道新指出,這首先是因為電影市場的壟斷結構造成的。制片、發行、放映等各環節都存在壁壘,沒有真正進入自由競爭的層面。其次,從制片方到放映方都拼命追求利益最大化,沒把老百姓的觀影願望和文化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此外,我國目前電影產品有非常態和單一化傾向。現在進入市場的往往是制作成本高的大片,中小影片更多的是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方式傳播,大片的單一存在也導致了票價虛高。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認為,一些話劇等文化休閑活動票價高也有道理,比如有的演出質量很高,投入很大,定價高才能收回成本。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很多演出活動盲目逐奢,明明可以做中低端市場非要奔著高端去做。另外,國家在財政補貼、免稅和演出市場環境等相關方面政策也不健全。

調查顯示,64.8%的人認為票價定價機制不合理導致文化休閑活動票價虛高﹔50.9%的人認為原因是贈票所佔比例過高,成本轉嫁給了購票的消費者﹔49.7%的人覺得原因在於制作、演出成本高﹔另有47.7%的人認為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和扶持不夠。

當人們把看話劇電影作為生活方式,文化才能存延下去

江蘇省無錫市市民張騰告訴記者,最近當地的華誼兄弟影院在做“兩元公益電影”活動,兩元可以看8部電影。之前電影院裡基本上是年輕人,而且人很少,現在電影院裡男女老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坐得滿滿的。

據了解,目前全國各地陸續推出“兩元公益電影”活動。以北京市為例,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市政府拿出500多萬元財政補貼,在全市78家影院安排放映了百部影片,票價統一為兩元,10天裡約有10萬人次觀影。

本次調查中,73.7%的人建議增加面向普通觀眾的公益性文化休閑活動。

李道新指出,要解決電影票價高的問題,首先要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增強競爭,比如處理好國有發行公司和民營發行公司的關系,以及增加外片引進的公司,真正做到市場化。

“無論制片方、放映方還是院線,都要樹立把電影當做文化來經營的理念。”李道新說,適度讓利,讓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對電影產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其實,在一個充分發育的市場裡,電影高票價也是活不了的。

李道新還表示,國產電影要多樣化發展,中小影片應成為電影票房的主力。相應的,票價也要分層次,才能培養更多觀眾。另外,票務的經營要更有序,相關部門要從票務管理上嚴格加以控制。

楊紹林認為,政府可以出台配套的政策對文化休閑市場加以調節。比如,對重點院團和一般院團的劃分更清晰,處理好包養撥款和散養資助的關系等。政府應適當增加對院團的財政補貼,可以嘗試減免營業稅。在英國地鐵裡基本上是演藝廣告,這是政府補貼文藝宣傳的一種方式,值得我國借鑒。

楊紹林說,當人們把看話劇、看電影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文化才能存在和延續下去。文化產品是屬於大眾的,不能成為少數人的奢侈品。

調查顯示,60.0%的人支持對文化休閑活動進行市場細分﹔58.1%的人認為政府應加大補貼、減稅等政策優惠﹔43.2%的人認為應增加演出場地和影院建設的數量。(盧迪迪 王聰聰)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