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旺報:中美戰略互信才是東亞安全保証

2012年09月25日09: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9月24日電 台灣《旺報》23日發表社論《中美戰略互信才是東亞安全保証》說,美國防部長帕內塔近日訪問中日兩國。東亞維持長久的和平與安定及中美建構的新型大國關系,不僅止於華府的口頭善意,更要看美國在東亞的實際作為。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防部長帕內塔近日訪問中日兩國,期望舒緩急遽升溫的中日釣魚島沖突,也想說服北京相信,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並非針對中國,同時藉邀請中方參與2014年環太平洋多國海上軍演,試圖開啟中美軍事交流新紀元。

就此行的結果論,帕內塔在東京的高調與在北京的低姿態,或為釣魚島爭端帶來一絲和平曙光,但東亞維持長久的和平與安定及中美建構的新型大國關系,不僅止於華府的口頭善意,更要看美國在東亞的實際作為。面對釣魚島爭端,帕內塔一方面聲稱美國不偏袒任何一方,另一方面又在日本擴大部署X波段雷達及導彈防衛系統,口中還不忘解釋此舉非針對中國。

毋庸置疑,帕內塔確實較先前訪問北京的國務卿希拉裡圓融許多。美國務院多次宣示美日安保涵蓋釣魚島,帕內塔的語調相對較緩和。他在北京的演說強調,美國就算有義務保障日本國防安全,但華府不會坐視日本為所欲為。

無論是美國誤判情勢或華府擔心被卷入中日戰爭,帕內塔訪日期間警示日本正視中日沖突后果,才是野田內閣態度趨緩的主因。解鈴仍需系鈴人,美國若有誠意化解中日沖突,應先檢討自身縱容日本的政策,正視中國人對日本侵華歷史的痛苦記憶,尤其避免誤判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

野田佳彥首相接受日本《朝日電視台》專訪時,首度鬆口承認自己誤判情勢,未意料到中國的激烈反應超出預期,希望派遣特使前往北京舒緩中日緊張關系。野田此舉無論出於自身體驗或受到美方壓力,對中日重啟談判都具正面意義。問題在於,日本迄今仍未對北京有正面回應,右翼勢力進而主張派遣自衛隊巡航。

日本是否願回到中日以往達成的共識與默契,美方的態度實為關鍵。

(責任編輯:姚麗娜)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