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台日漁業談判或於11月舉行 將觸及釣魚島周邊作業問題

2012年10月10日11:36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釣魚島局勢持續升溫,日方近日主動提出希望重啟中斷多年的台日漁業談判,台日第17次漁業會談可望在11月舉行。有台媒表示,台不能把復談就視為重大收獲,當局“可以要得更多”,而不是“劃地自限”錯失良機。對於台日之間的動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希望有關國家在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審慎處理涉台問題。

據台灣《中國時報》9日報道,台“外交部”次長柯森耀8日首度在“立法院”証實,日方有意在年底與台方展開漁業談判。當晚,台“外交”高層進一步透露,台日第17次漁業會談可望在11月舉行,地點會在台日之間擇一舉行,目前日方已提出具體時程及議題,包括維持漁業秩序等,但最終時間等還有待與日方進一步協商。據透露,雙方較為關注的魚群養護、漁業永續發展等均屬技術性問題,難度較低,在此次會談中應該可以獲得解決。而對於過去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的海上劃界問題,台方也希望能夠在這次漁權談判中有所觸及,並借機建立台日漁業合作架構的對話機制或是簽署協議、備忘錄﹔即便無法簽署正式協議,至少希望通過“相互諒解”或“暫時性措施”等方式,解決目前台日之間時常發生的漁業糾紛,確保台灣漁民在釣魚島周邊的傳統作業海域作業的權利不會受到干擾,以實現保障漁民權益的目標﹔至於將“雙方擱置爭議”等語詞列入書面文件,台方目前“還沒有規劃”。

對於此次漁業談判,台“外交部”亞東關系協會秘書長黃明朗表示,台日漁業談判主要症結在重疊海域的漁船作業問題,日方過去不願談,現在則表達善意願意磋商,因此台當局對於這次漁業談判持“審慎樂觀”態度,相信會有成果,而且台方屆時“要價要高點,不要自限范圍”。台灣《聯合報》的分析稱,這次談判“球在台灣手上”,馬當局應趁勢在“主權”問題多所著墨,為日后國際解決釣魚島爭議留下歷史紀錄,而非隻因漁權可能有進展就心滿意足,“自我設限”。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吳育升也表示,馬當局應以過去民進黨時期16次談判失敗為鑒,這次要談出成果外,也不能忘記宣示釣魚島的“主權”。

據《聯合報》報道,為防台灣與大陸聯手保釣,近期日方不斷向台伸出“橄欖枝”。9月13日,日方首度發表聲明呼吁重啟台日漁業談判﹔9月25日又派出日本交流協會理事長赴台做進一步說明﹔10月5日,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更直接將釣魚島爭端定義為“懸案”,強調台日友情,稱期望早日重啟日台漁業談判,被媒體稱為這是日本外相向台灣發出的“愛之呼喚”。台灣東森新聞的分析認為,日本外交專家曾提議,日本在同中國大陸強硬對抗的同時,應盡量滿足台灣對釣魚島周邊漁業權的要求,打消中國大陸和台灣在釣魚島問題上聯合反日的可能,同時拉攏東亞其他與中國大陸有領土紛爭的勢力,孤立中國大陸。▲ 駐台北特約記者 張 華 特約記者 林 海

(責任編輯:王昕、趙鳴飛)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