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莫言回應爭議:看到人心,看到世態,看到我自己

2012年10月18日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10月18日電: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18日出席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為慶祝其獲獎舉行的座談會。這也是他從家鄉回到北京后的首次公開亮相。莫言在會上表示,自己從小特別迷戀、崇拜講故事的人,寫作生涯可能也是從給母親講故事開始的。談到最近關於自己的種種爭議,他坦言,時代提供了一種可能,大家可以在網絡上說各種各樣的想法。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自己必將受益終身。

談獲獎:中國很多作家有獲獎資格 自己深感惶恐

莫言說,自己清楚地知道,在全世界有許多杰出的作家,都有資格獲得這個獎項。在中國也有許多作家,寫的作品跟自己同樣的好,他們也都有資格獲得這個獎項。“但是這個獎今年授予了我,所以是我的內心深處深感惶恐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

談創作:寫作可能是從給母親講故事開始的

莫言回憶說,當年自己拿起筆開始寫作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過獲什麼獎項,不僅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甚至連國內的什麼獎都沒有想過。那時候之所以要寫作,一方面有功利的原因,就是想改變自己的處境。另一方面,確實感覺到心裡有很多話要說,有寫作的沖動和欲望。這種沖動和欲望就是對文學的迷戀和愛好,想用藝術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看到的故事再描述給別人聽這麼一種願望。

所以自己從小特別迷戀、崇拜的一種人,就是講故事的人。在鄉村的廣場上,在的集市上,在寒冬臘月生產隊的喂牛、喂馬的飼養棚裡,都可以聆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書人給人們講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故事。

莫言說:“那個時候我既是一個故事的聆聽者,也是一個故事的傳播者。我聽了這樣的故事,我就忍不住想對別人說。我回家對我的父親母親講,對我的哥哥姐姐講。他們剛開始對我的這種講述非常反感,但是很快他們會被我的這種講述所吸引。而且我母親后來也對我網開一面,允許我在集上聽人說書,允許我到別的村庄裡聽村子裡的人講故事。回來以后,晚上面對很小的油燈,她做棉衣的時候,我在旁邊講聽到的故事。有的時候我記不全了,我就開始編造。當然我編造可能編得還不錯,以至於我很小的時候也成了一個說書人。”

他覺得,后來自己從事文學寫作,寫小說、寫劇本,可能就是從給母親講故事開始的。這幾十年的文學創作體會很深,感觸很多。寫一篇作品可能還比較容易,但是一直要不斷地寫作,可能難度很大。要不斷地寫作、不斷創新,不願意重復自己,實際上就要跟自己斗爭,不斷地要向自己發起挑戰。所以自己主觀的願望很強烈,創新的意願也非常強烈。

“但是一個人總還是有限度,究竟能創新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每一篇作品都有新的元素,是不是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沒有重復,這個我不敢說。我知道我的創作有很多的問題。我知道很多批評家都非常敏銳地看到了我創作的弱項和不足。這幾十年來我也聆聽了很多的贊揚,當然我也非常認真地聽了很多的批評,包括很多非常刺耳的批評。我覺得這個贊揚鼓勵可以使我繼續前進,批評使我下一步做好准備。所以我感謝幾十年來表揚和批評過我的朋友們,也感謝我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眾多的媒體,包括諸多的網友對我文學創作的評價,對我文學作品的評價,以及對我個人道德方面、人格方面的各種各樣的評說。我覺得這對我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的。”莫言如是說。

談爭議:時代提供一種可能 各種想法都可以在網上說

在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之前,博彩公司將莫言列為大熱門,當時就引發了爭議。獎項出爐后,各種溢美之詞包圍著莫言,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莫言當天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自己曾經說過,“將近一個月來,我經歷了一場人生的洗禮,圍繞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問題諸多的爭論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態,當然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說,這是時代提供的一種可能,如果十年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個時候我們隻能看到報紙,隻能聽到別人傳誰誰誰怎麼評價我。現在面對龐大的網絡,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說。所以包括很多對我尖刻的嘲諷、挖苦我都可以看到,這盡管聽了讓我不舒服,但是我想還是有它的道理。所以這一段不論是批評還是贊揚也好,都是對我有利的。就像把我看到社會的顯微鏡下,我看到這個人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叫莫言的寫作者,我反而變成了一個旁觀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點點進行評價。所以這樣的機會我千載難逢,必將是受益終身。”他說。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