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歐亂揮“雙反”大棒必自傷

穆青雲

2012年10月12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歐對華“太陽能戰爭”大幅升級。

  10月10日,美商務部就對華太陽能電池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中國企業反傾銷稅率從18.32%到249.96%不等,反補貼稅率從14.78%到15.97%不等。此前一個月,歐盟於9月6日宣布對華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初步估算涉案金額超200億美元。

  歐洲佔全球光伏電池市場幾乎70%,美國則是第二大市場。美歐的“雙反”,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沖擊可想而知。然而,即使不考慮事實和公平,不考慮中國已經具備發動貿易報復和在世貿組織打“規則戰”的能力,僅從美歐自身得失,這場“太陽能戰爭”發動者也在多方面深陷誤區。

  最大的誤區就是,這場“戰爭”本身將會壓縮光伏市場成長前景,進而損害美歐意欲拯救的本土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關鍵,在於降低成本。產業是在常規能源持續大幅暴漲背景下,實現高速增長的。太陽能發電迄今成本較高,且在穩定性等方面,不能與火力發電站相比。如果常規化石能源保持低價,市場規律將使光伏產業需求降低。需求和生產規模太小,不足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之時,光伏產業成本難以下降,也就更難打開市場銷路。

  常規化石能源價格暴漲之時,太陽能發電才具備一定商業競爭力,形成良性循環。

  而這一良性循環的實現,關鍵在於高投資和快速形成生產能力,推動生產成本快速降低,建立價格競爭力。

  慫恿對中國同行發動“雙反”,企圖維持光伏產品高價的美歐廠商,奉行的是一條不切實際的錯誤經營思路。這種思路,隻能使光伏產業在常規化石能源面前難與爭鋒。

  須知全球光伏產業面臨的現實是:這兩年全球初級產品牛市已經終結,包括能源在內的初級產品行情大幅下跌。美國的“頁岩氣革命”更令石油天然氣價格面臨繼續下行重壓,該國天然氣價格比一年前下跌了一半左右,歐美石油巨頭盈利因此普遍下滑。

  這種市場環境下,新能源價格維持高位,隻能使其在傳統能源價格下跌時加速淘汰。既如此,就算美歐政府“成功”將中國光伏產品拒之門外,其本土光伏企業也經受不起低價的傳統化石能源競爭。

  中國國內市場廣大,且中國政府必定在國內消費和開拓新市場方面採取措施,以保住這個產業。美歐“雙反”首先不可能打垮中國光伏產業這個競爭對手。此外,中美中歐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對中國“雙反”,必將同樣損害美歐原材料和設備出口商以及美歐消費者利益。

  這種損人損己的結果,一定不是歐美光伏產業和政府想要的。

  這種向全世界發出了貿易保護主義和阻礙新能源發展的消極信號,與全球大趨勢背道而馳的做法,一定會付出代價。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