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青報:PM2.5監測不能再“霧”裡看花

2011年12月06日17: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12月4日,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北京PM2.5監測數據再次爆表,指數為522,超過了最高污染指數500,也因“超出該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國環保局網站上無法轉換為空氣質量指數。去年11月,美駐華使館的PM2.5監測數據曾爆表一次。北京環保局稱,4日空氣為輕度污染。(12月5日《南方日報》)
 
  京津等地遭遇大霧天氣,北京繼倫敦之后再獲“霧都”之稱。冬天起大霧,自然現象,是老天爺不給城市好臉色。誰是罪魁禍首?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大氣懸浮物中的細粒子PM2.5嚴重超標。近日的北京大霧,讓“爆表”成為網絡新詞,讓“Crazy bad(糟糕透頂)”開始流行。北京環保部門的“輕度污染”並非有意“降級”,而是基於現行的PM10監測標准。
 
  雖然北京市環保局已經開始監測PM2.5並存有相關數據,但以“隻供科學研究”為由拒絕公開,並在12月2日正式拒絕了網友關於PM2.5數據信息公開的申請。我們隻能這樣來理解——目前PM2.5監測數據隻能生活於“監測室”裡,不能見光,或者見光死。大霧讓能見度降低,信息不能公開讓環境的“能見度”降低。
 
  媒體進行過客觀的分析與推測:雖然目前已有成熟的PM2.5監測技術,並且我國已經在部分城市開展了包括PM2.5在內的城市空氣質量試點監測工作,但由於在全國統一開展PM2.5監測涉及儀器設備購置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的培訓、財政資金的支持等大量系統的准備工作和能力建設工作,因此,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立即開展PM2.5監測工作還有一定難度,需要逐步推開。
 
  PM2.5監測及其信息公開不能再“霧”裡看花。國家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1月16日表示,《環境空氣質量標准》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其中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並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准限值。有關報道稱,對全國范圍內PM2.5的監測,有望在2016年實施。一百年太久,隻爭朝夕。相關准備工作和能力建設需要五六年時間?太“慢”了。
 
  公眾的眼裡揉不得PM2.5。讓我們的肺免於PM2.5侵害,從監測與公開入手。“鴕鳥心態”要不得,“鴕鳥標准”不能要。現在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就應該放大公眾參與的“能見度”,有關部門不妨讓民意民智來“淨化”空氣,驅散陰霾。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