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與東盟:利益共同體

梅新育

2011年12月28日09:0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日前結束對越南、泰國的圓滿訪問,在經貿、金融、新聞、文化等領域新簽署了14項雙邊合作文件,充分顯示了中國對與越南、泰國乃至整個東盟關系的高度重視。

東盟是中國境外華人聚居最多的地區,中國與東盟的經濟、社會聯系長久而密切。歷史和地緣決定了東盟是中國建設自由貿易區的首選合作伙伴。在實踐中,中國第一個同東盟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盟洽談簽訂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並建成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自貿區。

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有著特殊重要性。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關系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75年中泰兩國建交,2010年中泰雙邊貿易額已達529.47億美元,35年間增長2482.4倍,年均增長25%。中國與整個東盟的貿易額自199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也超過20%,201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到2927.7569億美元,今年前11個月同比增長25.1%。

中國東盟經貿是平等互利的。中國與東盟早已形成了互利的分工體系。中國加入世貿前夕一度被西方輿論渲染為與東盟爭奪出口市場與投資的對手,但中國加入世貿4年之后,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出口增長對於東亞區域而言絕非零和游戲,因為中國更多地是發揮了最終組裝線的作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直接對美出口份額雖然有所下降,但對中國的元件出口增長迅速,在中國經過組裝,最終還是出口到了美國。加入世貿10年來,中國進口增速領先世界,東盟則是中國進口高增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作為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貿易順差大國,中國近10余年來對東盟貿易始終是逆差。

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貿關系要繼續深化,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首要原則是排除政治干擾。尤其是要排除來自區域之外的政治干擾,為雙邊經貿發展創造平和的環境。

其次,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應當是非排他性的。雙方經貿往來的發展不以不公正地犧牲第三國的利益為代價。

第三,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內容應當不斷與時俱進。既要反映中短期應急需求,又要體現著眼長遠的思路安排。

當初中泰經貿打破堅冰的第一筆交易,就是在國際石油危機背景下,中國以優惠價格向泰國出售輕柴油。今天,正值世界經濟形勢陰晴不定之際,出口依賴度較高的共同特點進一步放大了中國和東盟國家遭遇外來沖擊的潛在風險。中國與東盟國家更需要通過深化財金合作,提高宏觀經濟穩定性,增強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

在此意義上,中國與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既有順應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便利雙方企業居民之效,更能增強抵御投機性貨幣攻擊的能力。而泰國的災后重建、中國-東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都既有中短期功效,又有重大長期意義。

此外,鑒於中國金融市場容量和深度已經進入世界前列,A股市場融資額已經連續數年位居世界之冠,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隨著未來國際板推出,相信東盟企業乃至政府機構也能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發掘融資機會。

(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2月28日   第 01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