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古都西安邁入“地鐵時代”

2011年12月29日11:56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11年9月16日,我國西北地區首條地鐵線路——西安地鐵二號線的正式開通試運營,標志著西安這座中外聞名的千年古都正式邁入了“地鐵時代”。

眾所周知,城市的發展與交通的便利關系密切。隻有城市交通發展了,才會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增加更多的消費者,形成新的市場環境,從而帶動促進城市的發展和繁榮。

近年來,隨著西安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發展步伐加快,這座古老的城市陸續出現了交通擁擠,人口密集,住房緊缺的問題,成為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隨著地鐵二號線的運營,西安北郊從一片農田發展成樓盤林立、交通便利的現代化都市中心,更多的人願意在這個城市安居樂業,從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供應更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年輕人涌入城市中心尋求發展,而城市中心新建的寫字樓和新建公寓樓都集中在地鐵周邊,此時地鐵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成為白領或者學生族樂於接受的交通工具,地鐵所帶來的便利使得城市節奏加快,也為西安成為世界級的國際化大都市奠定基礎。

入駐到西安北郊的企業隨之增加,城市中心主要交通道路擁堵狀況開始緩解,拉動了南北郊的經濟社會繁榮,也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發展進步,已成為了西安城郊的一條黃金線路,被西安市民譽為一張“展示古都發展、通往幸福生活的名片”。

精心設計克服施工難題   先進工藝突出特色優勢

西安市的地鐵之夢可以上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地鐵給古城市民帶來了太多的期待和懸念。歷經多年的醞釀,1994年線提出城市快速軌道的線網規劃,規劃中的線網由4條線路組成,總長度超過70公裡,並納入1999年經國務院批復的《1995-2010年城市總體規劃》,后來因各種原因,規劃方案被擱置長達6年。直到2000年4月,西安終於正式將地鐵工程項目建議書上報給國家計委。2005年2月,地鐵建設規劃與“皇城復興”計劃一起首次寫入西安《政府工作報告》。2006年1月,地鐵施工文物保護方案獲得國家批准,同年4月,西安地鐵規劃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審查。9月29日西安地鐵二號線試驗段工程開工,掀起了千年古都建設的新篇章,市民們翹首以待的地鐵工程進入建設階段。經過五年的艱苦奮斗和建設,西安人才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地鐵,從北客站到會展中心,從城北到城南,“距離不再是問題”。

全體地鐵建設者們夜以繼日、艱苦奮戰,建設工地燈火通明,通過開展勞動競賽不斷掀起大干高潮,有力地促進了工程建設和目標任務的完成。由於地鐵二號線沿線穿越多條地裂縫,通過多出淺水層及雜填土等不良地質地段,施工時採用了淺埋深挖法施工區間隧道,克服了地裂縫突然大量涌水、雜填土鬆散沉降大等施工技術難題,既保証了安全質量,又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降和結構沉降。施工中還採用了盾構法施工的技術,實現了國內在濕陷性黃土地址條件下盾構施工零的突破,優化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安全穿越南北城牆、護城河及隴海鐵路,成功繞穿鐘樓。有效地解決了地鐵運營后的隧道淨空等不利影響,為后期列車安全運營提供了切實保障。

與此同時,鋪軌施工中還首次採用了國內自主研發的可調式框架板道床,該技術可有效減小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地鐵列車運行時對周邊環境尤其是周邊地下文物古跡的震動影響。

保護文物繼承千年古都   滲入細節弘揚傳統文化

2007年,西安地鐵開建之初,一些市民提出了質疑。首先對西安地鐵建設的可行性提出疑問﹔其次,話題集中在對古城牆和鐘樓可能會造成的破壞上。他們認為,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不能不考慮文物保護一味搞建設,“城市的現代化並非沒有地鐵不行”。

事實上,早在地鐵建設初期,文物部門和建設單位已經建立了有效的協作機制。在相互廣泛溝通的基礎上,確定了“促發展,重保護”的指導思想和“加快城市地鐵建設,確保文物安全優先”的工作原則。為確保西安城牆、鐘樓等重點文物建筑的安全,陝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和地鐵辦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出保護文物的具體方案,先后完成了《西安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二號線通過鐘樓及城牆文物保護方案》、《西安地鐵二號線對鐘樓影響專題研究成果》、《西安城牆南門、北門地鐵二號線穿越區安全性評估及西安地鐵二號線施工沉降與運行震動對城牆影響專題研究成果》等方案和研究成果,運用數值模擬分析等手段科學合理地確定古建筑沉降標准,這些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為實現文物保護的最優化,在地鐵建設過程中,文物部門通過和建設單位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確定了“促發展,重保護”的指導思想,和“加快城市地鐵建設,確保文物安全優先”的工作原則。西安地鐵二號線建設中,還針對地鐵下穿文物建筑採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工程保護技術措施,主要有線路繞行、加大深埋,盾構施工、控制沉降,無縫接軌等。譬如明代鐘樓位於西安市商業繁華中心區域,由於周邊建筑物的限制,二號線最大限度遠離鐘樓,左右線分別距鐘樓基座為15.7米、15.4米,東西兩側通過,埋深12米。南北城門線路避開城樓、箭樓及瓮城區域,由兩側城牆門洞中間正穿,隧道埋深18.5米。地鐵線路上盡量遠離鐘樓基座及城牆南北門的變形敏感區,採取雙向繞行(非直接下穿),盡量加大埋深,以降低影響。為保護古建筑安全萬無一失,對距鐘樓基座周邊5米和城牆瓮城邊側,採用139根直徑一米的隔離樁及化學注漿法復合加固地基,地鐵軌道更是採取無縫線路,置板減振道床,以減少施工及運營過程中對鐘樓及城牆的影響。

西安地鐵對於古都的傳統文化不但有保護和繼承,更加成為西安對外宣傳文化的一張名片。西安地鐵二號線的17個車站,構成了一條最精美的地下藝術長廊。車站內的裝修以灰白色為主色調,配以回型紋、朱雀等標識,在體現古城地域風情的同時,不失現代氣息。

步入西安各地鐵車站,仿佛置身於藝術的殿堂,風格各異的浮雕營造出華麗而不失簡潔,時尚而不失古朴的藝術氣息。例如永寧門車站的文化牆《迎賓圖》,典型的歷史性、大角度的全景構圖,以寫實主義的藝術手法,高度真實的再現了大唐輝煌於世的盛況,畫面以喜迎賓客為主題,花團錦簇、彩燈高挑,反映出大唐人民博大胸懷和熱情好客。這裡有小寨站《古韻時尚》的古典浪漫主義情懷,還有北大街站《盡染秦林》的人與自然和諧,更有鐘樓站文化牆《大秦腔》的陝西獨特地域文化。

“西羅馬、東長安”是西安城市的文化坐標,也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西北大學教授王建新說,軌道交通將全面提升古都西安的城市形象和影響力。地鐵二號線成功“洞穿”千年古都西安,凝結著所有參與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結晶,可謂是文化傳承和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的典范。

科學管理深入安全運行   體貼服務方便古都市民

西安地鐵始終以“按期建成通車,工程質量優良,干部隊伍優秀”為基本建設目標,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加強監督,不斷推動地鐵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按照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的原則,建立了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級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先后制定了14項管理制度,加強了事前預防和過程控制,強化了對施工、監理單位的考核,提高了安全掌控能力。同時加強安全質量教育培訓,提高一線施工人員的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理能力,強化對內對外考核,推進工程形象和產值指標任務的完成。
採用計算機、通訊、網絡、自動控制等技術, 西安地鐵目前已實現了由計算機集中控制的全自動售票、半自動售票、自動檢票以及自動收費功能,提供給乘客便捷的購票進站服務。系統還兼容西安城市“一卡通”的使用功能外,還實現了一卡通的充值功能並具備國內先進的紙幣找零功能。車站自動扶梯選用公共交通重載型電梯,直梯選用無機房透明井道電梯,全線多個車站設置樓梯升降梯專門方便方便殘疾人輪椅進出車站。車站安裝有屏蔽門,屏蔽門在列車和門體之間設置了防夾人擋板,能夠有效防止夾傷乘客。車站從入口到站廳、站台設有盲道,可引導盲人購票、上下車和進出車站,站台層還設有專門的殘疾人衛生間。像這樣的方便市民的設計和設施在西安地鐵處處可見。

綜合監控系統集成了電力監控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實現各系統的設備信息共享及系統間的聯動控制功能,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有效地減少故障避免各種事故的發生。

秉承“地鐵所至,愛心相隨”的服務理念,力爭趕上航空、高鐵的服務。  西安地鐵還著力推行了無差異化服務和無障礙服務,開通了服務熱線,認真回復投訴,用微笑彌補不足,用熱情感染乘客,用愛心贏得理解,用服務獲得尊重。西安地鐵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5S的高標准服務乘客,即安全、快捷、標准、微笑、滿意的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地鐵工作人員更有六心服務要求和服務工作七不准的規范服務,熱情主動為乘客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乘客的需要,讓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西安地鐵的熱情和溫暖,耐心解答乘客詢問,對乘客反應的問題,要一絲不苟,不厭其煩,直到乘客滿意為止,做乘客的貼心人,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不斷創新服務內容,讓每位乘客都能在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務中舒心出行,注重為乘客服務的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給乘客帶來不便的環節,讓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西安地鐵細致、周到的服務。西安著力打造一流服務隊伍,樹立地鐵服務行業標杆。

暢通古城取得輝煌成就  繼往開來實現遠景藍圖

據統計,西安地鐵從9月16日通車運營到11月30日,短短的2個半月裡,就累計發送旅客1175.8萬人次,日均15.27萬人次,共計開行列車16360列次,列車正點率達到99.63%,單日最高客運量為10月1日28.29萬人次。在地鐵運營的頭一個季度,就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令世人矚目。近日,西安地鐵獲得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交通部三部委聯合檢查組的好評。在全國城市軌道交通企業工會聯委會第七屆年會上,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部2011年度全國交通系統“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目前,地鐵二號線已經實現了與鐵路北客站的無縫對接。按照《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目標,今年初,市規劃局、市地鐵辦已啟動了新一輪西安地鐵線網規劃修編工作。在線網延伸布局上重點加強與城市周邊灃渭新區、?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等新區、開發區的聯系以及與城際鐵路的無縫對接,目前該規劃方案正在修訂完善中。

據西安地鐵公司總經理陳東山介紹,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快地鐵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到今年底,地鐵一號線隧道基本實現全線貫通﹔地鐵三號線加快全線開工建設步伐。西安市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地鐵四、五、六號線。從2012年起至2014年,西安市將每年開工建設一條地鐵線路,預計到2018年,將有6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運營總裡程接近200公裡,主城區地下交通網絡將基本形成,交通擁堵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城市發展的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張允輝   吳際  倪李)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