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科學院隆重頒發2011年杰出科技成就獎

2012年01月20日10:57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北京時間1月19日消息,2012年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隆重為2011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獲獎集體頒獎,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為獲獎個人和集體頒發獎章和獎杯。

一、2011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的評審情況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面向“創新2020”及研究所“一三五”規劃,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辦院方針,激勵科技人員的自主創新意識,大力營造人才輩出的創新環境,經過嚴格評審,共獎勵做出重大創新貢獻的1名個人及9個集體,他們是:

序號 獲獎研究個人或集體名稱 所在單位

1 張潤志 動物研究所

2 拓扑絕緣體研究集體 物理研究所

3 沙塵暴發生發展機理及監測預測和災害評估研究集體 大氣物理研究所

4 甲醇制烯烴技術研究集體 大連化物究所

5 神經發育與可塑性研究集體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6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團隊 高能物理研究所

7 上海光源團隊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8 專用研究集體 電子所

9 專用研究集體 西安光機所

10 專用研究集體 光電研究所

這些獲獎集體敢於創新、無私奉獻、團結合作,在近5年以來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當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重大科學發現,有的為我國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或高技術產業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有的為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1年全院推薦並提交4個專業評審組初評的候選個人或集體43個(6名個人,37個集體)。經過4個專業評審組初評,共有17個候選個人和集體提交本屆評審委員會評審。

經2011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及院長辦公會議批准,決定授予1名個人及9個集體2011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

二、2011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獲獎個人和集體科技貢獻

1. 張潤志

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張潤志與張廣學院士共同提出植物應當並且可以作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思路,發展和豐富了植物保護理論﹔主持創制利用棉田邊緣苜蓿帶作為害虫天敵自然繁殖庫控制棉蚜的生態治理模式,大幅度減少了農藥污染﹔研究並參與實施了入侵害虫馬鈴薯甲虫綜合控制技術,為保護全國馬鈴薯等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他獨立或與他人合作發表蕭氏鬆莖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等新物種120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均為第一完成人)﹔建議並參與制定《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帶建設》等國家規劃﹔發表論文230篇(其中SCI收錄30篇),出版專著、譯著等10部﹔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

2. 拓扑絕緣體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該研究集體通過計算、理論、實驗的緊密結合,在拓扑絕緣體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與創新:(1)發現了Bi2Te3、Bi2Se3系列拓扑絕緣體材料,使得廣泛的實驗研究成為可能,這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標准拓扑絕緣體材料﹔(2)突破單晶制備的難題,在國際上率先制備出了原子級平整的Bi2Se3、Bi2Te3單晶絕緣薄膜﹔(3)實驗驗証了拓扑絕緣體所特有的拓扑物性﹔(4)發現了拓扑絕緣體Bi2Te3在壓力下的超導態﹔(5)提出了磁性拓扑絕緣體中的量子化反常霍爾效應、具有電荷共軛—時間反演不變性的拓扑絕緣體等新概念。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方 忠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領導並組織實施了主要研究工作。預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絕緣體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絕緣體中的量子化反常霍爾效應。

戴 希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主要的研究工作。預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絕緣體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絕緣體中的量子化反常霍爾效應。

吳克輝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通過MBE制備出了高質量的Bi2Se3,Bi2Te3單晶薄膜。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馬旭村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何 珂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李永慶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呂 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靳常青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孫力玲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孫慶豐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謝心澄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姚裕貴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張海軍 斯坦福大學

3. 沙塵暴發生發展機理及監測預測和災害評估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研究集體由中國科學院與中國氣象局專家共同組成,針對沙塵暴發生發展機制和規律,作了系統、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涵蓋了監測方法、機理研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災害評估及沙塵洲際傳輸和氣候效應等方面。在起沙揚塵機理、邊界層和陣風等方面有重要發現和理論創新﹔研制和建立了集地基遙感監測、大氣動力學和風沙動力學、數值預報和模擬及地理信息系統於一體的中國沙塵暴監測、預測預警和災害評估集成業務系統,在相關關鍵理論和技術以及系統集成上有重大創新﹔該集成系統在國家級業務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對推動沙塵暴監測預測和氣象防災、減災的科技進步產生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廣泛和深遠的學術和社會影響。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曾慶存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負責總體框架設計,指導該業務系統的研究、建成、應用和推廣﹔在各主要方面都做出創新貢獻。

趙思雄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核心專家,特別是深入研究和組織了沙塵天氣集成數值預報系統的建立和業務應用。

王自發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組織實施核心專家,特別是建立我國沙塵資料同化和集合預報的理論和方法,自主研制了全球輸送和區域空氣質量預告模式。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

林朝暉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孫建華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胡 非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朱 江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趙翼俊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程雪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陳 紅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羅衛東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彭公炳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張時煌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董超華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矯梅燕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

張 鵬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楊忠東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方宗義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胡秀清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趙琳娜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

4. 甲醇制烯烴技術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烯烴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傳統生產技術強烈地依賴於石油資源。甲醇制烯烴是實現煤或天然氣資源生產烯烴的關鍵技術環節。2006年6月完成了世界首次萬噸級甲醇制烯烴技術(工藝名稱:DMTO)工業性試驗,2010年5月完成新一代技術(DMTO-II)工業性試驗。2010年8月,採用DMTO技術的世界首套神華包頭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生產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2011年1月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DMTO工業化進程、裝置規模、技術指標等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煤代油制烯烴技術邁向產業化”被評為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完成了多套工業化裝置建設的技術實施許可。對於促進我國甲醇制烯烴新興戰略產業的快速形成及煤代油戰略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研制了甲醇制烯烴催化劑,作為DMTO技術總負責人,負責制定技術路線、試驗方案,帶領團隊完成DMTO技術小試、中試研究,合作完成萬噸級工業性試驗和工業化。

許 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DMTO技術專用催化劑負責人之一。催化劑分子篩工業化生產技術負責人,編制催化劑工業化生產裝置工藝包。

呂志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DMTO工業性試驗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負責具體實施工作。DMTO技術商業化推廣主要負責人。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

田 鵬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齊 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今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何長青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葉 茂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洪學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賢高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魏迎旭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李 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楊 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孟霜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孫新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坤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5. 神經發育與可塑性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在腦發育過程中神經元產生極性,即生長出接收信息的樹突和輸出信號的軸突,數以億計的神經元之間通過軸突與樹突之間形成的突觸結構進行連接,形成眾多的功能特異性神經環路。這些神經元及其環路在發育和成熟大腦中均可產生分子、結構和功能的可塑性改變或修飾,是產生學習記憶等腦功能的基礎。過去十多年來,該研究集體成員圍繞神經元極性的產生、突觸連接的形成、突觸傳遞效率可塑性變化、學習記憶與抉擇的機制等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揭示了神經元極化、細胞遷移和軸突導向、突觸形成和可塑性以及學習記憶與抉擇行為等機理。近五年來,他們在軸突發育和生長導向的分子細胞生物學調控機制、神經元中蛋白質的極性轉運機制、發育中突觸連接的功能活化和可塑性調控機制、神經元與膠質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學習記憶與抉擇的神經環路機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新概念和新理論,促進了人們對腦發育和腦功能調控機理的深入了解,同時也積極地推動了我國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前沿地位。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蒲慕明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在神經可塑性、神經元極性建立和維持的機制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袁小兵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在軸突生長導向的鈣離子信號機制、神經元遷移的基本動力原理及導向機制等研究中獲得了重要發現。

羅振革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在神經元軸突發育的胞內外信號機制以及突觸形成與重構的機理等方面獲得了重要發現。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

郭愛克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王以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段樹民 浙江大學醫學部

6.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團隊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2004年至2009年,完成BEPCII的設計、建造、調試和試運行並通過國家驗收。驗收報告指出:“BEPCII工程按指標、按計劃、按預算、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是我國大科學工程建設的一個成功范例。”工程採用雙環大交叉角對撞和國際首創的“內外橋”聯接兩個外半環形成同步輻射環的“三環方案”,設計亮度是BEPC的30~100倍。工程建設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的技術突破,推動我國高技術發展。BEPCII實現高能物理和同步輻射“一機兩用”,加速器和探測器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后即投入高性能、高效率運行取數,最高對撞亮度達6.49×1032cm-2s-1,為改造前的65倍,是此前世界紀錄的9倍以上﹔獲取的J/ψ、ψ?和ψ?數據超過此前國際上最大樣本的3~4倍,並為多學科研究提供平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保持和發展我國在粲物理研究的國際領先地位。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陳和生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經理,首先提出BEPCII的方案,領導BEPCII的設計、預研和工程立項,制定雙環方案,主持工程建設和調試。

張 闖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副經理,負責加速器設計和建設,採用一機兩用、三環結構的創新方案,確定高亮度的技術路線並組織實施。

李衛國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副經理,負責北京譜儀設計、研制和工程建設,直接領導和參與超導磁鐵和量能器的研制,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馬 力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貽芳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黃開席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九慶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劉培泉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中雄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裴國璽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林國平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秦 慶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呂軍光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 剛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陳元柏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科軍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屈化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盛華義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吳英志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自安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7. 上海光源團隊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上海光源是我國迄今建成的規模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多學科研究平台。在近十年的方案優化和技術預研基礎上, 上海光源團隊在52個月內完成了設備研制、工程建設和調試運行。國家驗收報告結論為:“上海光源以世界同類裝置最少的投資和最快的建設速度,實現了優異的性能,成為國際上性能指標領先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是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的一個成功范例”。“上海光源建成”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上海光源70%的設備為國內研制,工程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推動了我國相關領域的高技術發展。上海光源在世界首次實現了軟土地基上超大規模亞微米束流振幅控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眾多先進技術的高度集成,表明我國在先進同步輻射裝置這類超大規模、超高精度和超高穩定光機電設備的研發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上海光源建成后立即對用戶全面開放,兩年多來,已有來自217個單位的3000多位用戶在十多個學科領域開展了實驗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已發表SCI-1區論文72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論文8篇及其子刊論文13篇),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上海光源已經成為我國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培養凝聚優秀人才的重要多學科研究平台。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徐洪杰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經理,全面負責工程建設和裝置研制工作,並直接負責上海光源科學目標的確定和光束線站工程建設。

趙振堂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副經理,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三台加速器的初步設計和預制研究、工程設計與設備制造、安裝調試和總體調束。

陳森玉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總顧問,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預制研究工作。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丁 浩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

湯 杰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劉德康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張福余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殷立新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戴志敏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李德明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何建華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肖體喬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方國平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責任編輯:羅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