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浪打千層風凜冽 科考船上話科考

2012年01月30日09:35    來源:《科技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青島膠州灣畔,身穿紅色“外衣”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靜靜地停泊在青島中苑碼頭岸邊。

1月28日,農歷正月初六上午9點,科技日報記者登上了我國新千年建造的第一艘海洋科學考察船——中國科學院“科學三號”遠洋考察船,探訪堅守在科研一線的“科考人”……

“科考人”的別樣“年”華

中科院海洋所科考船隊副大隊長、黨支部書記杜玉剛領路,記者走入船艙。首先見到了正在值班的中科院海洋所環境工程中心主任、開放航次首席科學家於非研究員、能力建設辦公室主任任建明、科考船隊隊長朱萱、“科學三號”船長李雷溪、 科研處副處長程培周。

每年春節,“科考船”上都有值班的。對“科考人”來說,龍年新春既忙碌又充實。“科學三號”遠洋考察船船長李雷溪告訴記者:這個年過得還是挺豐富的,看春晚、放鞭炮、吃餃子、發短信拜年,在船上過年,也很熱鬧。

節日期間在科考船值班,主要任務是負責船舶安全,具體來說就是防火防盜防凍,為科考船下一個航次遠航服務。李雷溪介紹,值班人員制定了巡視路線圖,從船頭到船尾,從船頂到底艙,每小時巡視一遍。在漲潮落潮的關鍵時刻,還要特別留意船舷的變化以及纜繩的鬆緊。

記者走到船上的各個角落,但見控制室裡擺滿了航海儀器,什麼羅盤,駕駛器、加速器、減速器、電腦……真是琳琅滿目呀!

每次出海多長時間?採到的樣品怎麼帶回來?最遠到過哪裡?面對記者的問題,船長和科考隊員們講述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別樣科考”和心中的苦與樂。

浪打千層!寒風凜冽!船在冰冷殘酷的大浪上搖搖欲墜。但是,這難不倒我們的航海科學家,他們熟練的躲避風浪,熬過了一個個風頭浪尖。炎熱的天氣和直射的陽光使得專家和船員們都患上了皮膚病﹔而海上時常遇到的大浪風暴也使考察更加艱難。雖然條件艱苦,但專家們仍然堅持工作。不論狂風還是大浪,他們始終工作在一線。

於非告訴記者:“海洋研究就是奉獻於世界。”我相信這也是所有從事海洋研究的專家們的信條。正是這種奉獻精神讓科技工作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考察任務。

載著豐富的物種和地址調查資料,這都是科考隊員們的汗水“寫”出來的。杜玉剛說,為了系統掌握考察區域海洋水文、海冰、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環境基本信息和第一手資料,海洋科考隊員每到達一個站點,就必須抓緊時間開展各項調查,常常頂風冒雪,更不分白天黑夜。

“看到層次分明的樣本,我們就覺得,付出的辛勞都值了。”於非說,“跟海洋調查打交道的人,這點苦算不了什麼。隻要環境允許,就要抓住一切機會作業,否則就可能永遠失去機會。”

在於非眼裡,海洋調查雖然自然條件惡劣,但它更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事業。他坦言,每次登上“科學三號”科考船,感覺就像回到另一個家。

盡管已經習慣了海洋世界裡的別樣新年,但第一次在“科學三號”過年時,朱萱心裡特別想家。他是“科學三號”首任船長。“父母在,不遠游。”他深有體會地說,特別想全家人都在一起過一個完整的春節。

對家人的歉疚,是大多數奮戰在一線的海洋科考工作者共有的“心結”。在愛人最需要你的時候,責任感、使命感和為海洋科學獻身的精神驅使你毅然出海遠航。李雷溪回憶說,2003年在三亞南海海域科考,老婆懷孕,但不能回來照顧,總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妻子,但妻子對自己忘我的工作卻毫無怨言,默默的支持自己。

“科考船” 科考成果無限

於非一口氣說出了“科學三號”船完成的主要航次考察任務。

這裡記述其一。2011年4月25日上午,“科學三號”考察船順利完成國家“973”計劃——“中國近海水母暴發的關鍵過程、機理及生態環境效應效應”項目的首次海上考察,順利返回青島。“科學三號”於4月6日從青島起航,搭載了26名科學家,在東海和黃海進行了12個斷面、68個大面站的物理、化學、生物參數的觀測,獲得了大量數據資料和樣品。該項目是針對我國近海大型水母暴發問題、成因及應對策略開展研究,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評估和防災減災等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作為我國功勛海洋科考船之一,“科學三號” 肩負起我國海洋科學考察的使命。於非說,一批批科學家在“科學三號”上創造了我國海洋科學研究的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它見証了我國海洋科學事業5年來的飛速發展,多次承擔國家重大航次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為海洋科學研究立下了“汗馬功勞”。

“科學三號”考察船是主要承擔我國近海綜合性科學考察任務。任建明介紹,科學考察船是指用於調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質、氣象、生物等特殊任務的船舶。鑒於科學考察船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國一直將海洋科考船建設視為海洋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科考”沒有休止符

開弓沒有回頭箭,“科考”沒有休止符。科學考察任務光榮而艱巨,使命重大!

建設投資5.5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最先進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將於今年下半年首航並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深海科學考察。任建明說,“科學”號是一個全球共享的公用科研平台,國內、國際從事與海洋相關研究的機構和研究人員都可申請在船上開展科研試驗。2011年11月30日, “科學”號武漢順利下水,標志著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即將建成,將推動中國海洋科學考察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整合了當今海洋基礎科考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集成的“科學”號,被譽為海洋上的“移動實驗室”,是我國未來10—20年海洋科學考察主力船之一。於非說,它將與現有和將建的海洋科學考察船、專業調查船相互補充,逐步形成中國海洋探測調查的完整體系,使中國海洋科學考察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據於非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通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署一系列深海科學研究領域的項目,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將為完成上述研究項目和實現我國海洋科技中長期規劃的科學目標提供有效支撐,為我國有效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提供先進的探測研究平台。(記者 王建高 通訊員 劉洋)

(責任編輯:羅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