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廣州日報:“問題汽油”當真只是“汽油問題”?

2012年03月11日12:4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李康寧 (媒體評論員)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他們在參與制定了不盡完善的“國家標准”后,又怎能同時擁有高尚的“企業道德”?
 
繼雲南、貴州出現“熄火門”之后,廣西也爆出了“問題汽油”事件。不少車主反映,在當地加油站加油后,汽車會出現發動機無力甚至熄火等故障。據有關專家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車主們所加的汽油是一種化工調和油。而這種調和油摻雜了催化劑和化工產品,過多的膠質導致汽車出現故障。
 
“問題汽油”事件爆出之后,當地有關部門並未詳細披露其來源。以貴州工商部門公布的調查結果為參考,當地93#汽油抽樣檢測結果顯示,油品符合國家車用汽油標准。而中石化公司也隨即表示,公司油品在歷次油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全部合格,截至目前他們沒有接到一起因油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有效投訴,經營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有關部門查無此事,行業巨頭撇清責任,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戲劇性地變成了一樁咄咄怪事。導致上萬輛汽車趴窩的“問題汽油”,在眾目睽睽之下輕巧地躲開了方方面面的嚴厲追問,人間蒸發了。這值得深思——“問題汽油”,僅僅只是汽油自身的問題嗎?
 
照理來說,揪出“問題汽油”的始作俑者並非什麼難事,按照消費者的投訴從加油站查起,順藤摸瓜一路追溯到供應鏈上游,總能水落石出。如果相關部門僅僅因為一個“符合標准”的結論,便將調查偃旗息鼓,未免有敷衍塞責之嫌。隻要問題依舊擺在那兒,消費者內心還有疑慮,相關部門就必須調查出一個可以令公眾信服的結論,責無旁貸。
 
同樣,通過汽油出現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對所謂的“國家標准”進行一個重新的審視與判定。顯然,現有的國家標准存在著巨大漏洞,無法有效地甄別出化工調和油的種種危害。據了解,這些能夠通過國家標准檢測的“問題汽油”中,未洗膠質含量數倍高於《世界燃油規范》的規定,且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國家標准”與“世界標准”的差距得不到改變,那麼指望中國油品擁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這起信任危機當中,中石化一如既往地宣稱自身的油品不存在任何問題。稱自身內部的檢測標准,比國家檢測標准更全面。而中石油也已經緊急叫停外採汽油。但這種自說自話的辯白,根本無法徹底消除公眾對其油品質量的疑慮。實際上,在高度壟斷的體系之下,制定車用燃油標准的標准委成員大部分來自於石油企業內部,“兩桶油”在油品質量標准制定中,有著極大的話語權。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他們在參與制定了不盡完善的“國家標准”后,又怎能同時擁有高尚的“企業道德”?在面對巨額利潤時,會不會也有渾水摸魚的沖動呢?  
 
一桶“問題汽油”的背后,暴露出相關部門監管缺位、檢測標准落后、壟斷企業獨佔話語權等數不清的問題。要想杜絕“問題汽油”的出現,必須根除這些深層次的弊端。隻有打破壟斷格局,加強法規監管,才能讓石油行業擺脫亂象纏身。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