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誰來回答“不喝茅台喝什麼”

2012年03月13日10:5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三公”消費能不能喝茅台等酒水,應該有一個權威聲音,給各級政府官員明確的指引。
 
上周末,在貴州茅台酒廠舉行的一個產品發布會上,當有記者問及茅台方面對“‘三公’消費禁喝茅台”提案的看法時,茅台高管劉自力反應激烈,他反問記者:“三公”消費禁止喝茅台?那麼我請問你,“三公”消費應該喝什麼酒?
 
不得不佩服茅台的政治化營銷手法,兩會“茅台話題”稍息,又選擇在一個恰當的時機推它的新產品,再次將舊話題炒熱。人說店大欺客,茅台大了欺誰?茅台高管都“撈過界”,替“肉食者”謀了。可惜,和此前的幾個攻守回合一樣,茅台此番也未能得分。“三公”消費應該喝什麼酒,輪不到一個企業高管說話﹔“三公”消費不喝茅台,天不會塌下來。
 
“三公”消費之高,成為財政難以承受之重、社會怨尤之源。作為“三公”消費長期積澱形成的象征性器物,茅台理所當然成為眾矢之的。客觀地說,茅台確實扛不下“三公”消費所有的“罪”,不過,作為傍“三公”消費、從中獲取巨額利潤的企業,悶聲發大財就是了,如果確實還殘存一絲社會責任的話,最好不要替“三公”消費辯解,一再顛覆基本行政倫理,再三挑戰社情民意底線。
 
一個涉及每年數千億的“三公”消費沉重話題,橫亙在企業與公眾、貴州地方官員與代表委員之間,各說各話,沸沸揚揚,似鬧劇一場。兩會一過,徒留一地雞毛。其實,茅台與“三公”消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公眾指的是茅台,罵的是“三公”消費,令人遺憾的是,糾結還在民間發酵,有能力給出說法、化解公眾怨氣的“權威聲音”遲遲沒有出現。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有一個形象比喻:全國政府機關每年喝一個“西湖”。“酒西湖”容易讓人產生“酒池肉林”的聯想。極端奢侈,確實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正如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奢侈浪費和形式主義不僅浪費錢財,更重要的是銷蝕奮斗精神,敗壞社會風氣,同樣是一種腐敗行為,同樣能導致人亡政息。”
 
“三公”消費能不能喝茅台等酒水,應該有一個權威聲音,給各級政府官員明確的指引——是一刀切的禁止,還是照顧現實,給出一個“過渡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公”消費沒個譜,公款吃喝沒天理,這樣的混沌狀態再也不能繼續下去,否則公眾的怨氣將會形成可怕的“堰塞湖”。從今次由茅台引發公眾對“三公”消費的巨大反應,足以窺見繼續採取鴕鳥政策的風險性。
 
在公務接待中禁止飲用白酒,並不是一件特別出格的事。不說公務接待不上酒水是國際慣例,我國外交部早在1984年就規定,國宴一律不再使用茅台等烈性白酒。而河南信陽等一些地方的政府,也先行出台“禁酒令”,嚴肅整治官場酒風,取得良好效果。就像公安部治“酒駕”一樣,隻要相關部門拿出決心來,並給輿論監督授權,公務接待禁用白酒是不存在什麼障礙的。通過一段時間的矯正,公務接待的“酒癮”是可以戒除的。(練洪洋)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