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9家航企虧損117億 三部委商討航運“救市”措施【2】

2012年04月09日16:38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緣由

災難性的運力過剩

需求方面並不是導致航運低迷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11年世界散貨的海運需求增長5%,其中進口鐵礦石6 .8億噸創歷史新高,增長11%﹔2011年沿海運輸增長14%,煤炭運輸增長19%。

造成當前航運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運力過剩。何應杰認為,今年運力過剩的局面依然嚴峻,全球運力的增長仍然在10%以上,而需求的增長在5%左右,今年仍然會有1000多艘船舶下水,而且單船平均載重越來越大,這些都將加劇運力過剩局面。

“2011年航運供給增長15%,航運業現在面臨災難性過剩,企業恢復到保本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賈大山表示,目前有大概9000萬載重噸的運力過剩,2012年船舶訂單與船隊規模之比在35%左右,雖然比2011年的50%多有所下降,但是仍遠遠超出10%的合理水平。

“當然,還有來自金融機構的運價期貨炒作。”張守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運力過剩、惡性競爭以及市場的擔憂使得航運企業的日子陷入泥潭。運力過剩的直接后果是惡性競爭。張守國說,假如某條航線的20噸散貨船運費成本是2萬美元/天,而有的航企以4000美元/天的價格接貨,這個價格不要說進行船舶的折舊還貸,就連港口使用費、船員工資、燃油費這些硬性成本都不夠支持。“而單這部分價格就達到1萬多美元。目前普遍情況是收入不足1萬美元/天。”

張守國表示,運力過剩的情況短時間內不會改善,今年航運業仍然比較困難,談不上好轉,但是也應該不會更惡劣,“因為運價太低,有些航企已經停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價格回歸。

另外,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航運業是高度國際化的行業,相比於外國航企,我國航企背負著更重的稅負,這使得國內航企在與國外航企競爭中處於劣勢。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