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湖南桃江夸大洪澇災情 一夜估算出近億經濟損失【4】

2012年05月23日15:47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5月17日,法治周末記者又趕赴該縣兩個受災鄉鎮進行實地抽查。

5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桃花江鎮民政所,鎮民政干部對記者的到來深感意外。在通過桃江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同意后,桃花江鎮民政所所長向記者介紹了該鎮房屋倒塌核實情況。

“我鎮上報的有5戶倒房戶,有些因為在修路,不通小車,無法去核實。基本上是看房屋倒塌的照片來判斷。”這位民政所長對記者說。

然而,記者在民政所隨后提供的照片中發現,有一戶向縣民政局申報為倒房戶的照片顯示,該處坍塌的並不是農戶住房,而是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廠棚。

5月18日,記者又來到灰山港鎮進行調查。該鎮民政所向縣民政局上報的倒房戶共有8家。

記者趕到三家上報為倒房戶的農戶家中進行實地查看。結果發現有一家的房屋為廢棄的老屋。周邊的村民也向記者証實,這座坍塌的房屋已經很久沒人居住。

還有一家坍塌的住房正在進行重建。

“這棟房屋應該不能申報,因為戶主另外有住房,這棟房屋是用來出租的老屋。”陪同記者到現場進行核查的灰山港鎮民政所所長文耀輝對記者說。

文耀輝同時透露,由於基層民政所干部少,工作任務量又偏大,有些村落偏遠,核實起來難度很大。

桃江縣民政局一內部工作人員也向記者坦言,這樣的災害受災情況,光靠縣民政局社救股三名工作人員是無法全部核實到位的。基本上是依靠各鄉鎮民政專干上報的數字為准,而鄉鎮民政干部又依靠各村干部上報。

“一些村干部甚至包括鄉鎮干部有時抱著‘不報不補,多報多補’借災套取資金的趨利心態,虛報災情現象很難避免。這樣一來,災情評估和核查多半流於形式。”這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災情報告中出現大量“水分”,正說明我國當前災情的評估和核查體系還不夠完善。

(責任編輯:俊馳、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