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86歲神父孫尚恩的故事

2012年07月19日10:01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本報記者 葉曉楠

“阿肋路亞!阿肋路亞!(贊美上主啊!)”中午時分,當記者採訪完北京宣武門天主堂神父孫尚恩,走出門時,一隻八哥在頭頂的鳥籠裡叫喚道:阿肋路亞。孫尚恩神父抬起頭來,回了一句“阿肋路亞”,慈祥地笑了。

86歲的孫尚恩是南堂年齡第二長的神父。出生於一個天主教友家庭的他,自從1941年進入備修道院學習后,便成為了一名神職人員。經過10多年的學習,1956年,他正式成為一名神父,並在1972年后來到南堂,從此,他在南堂工作至退休。

或許是心態平和、性格開朗,孫尚恩神父年長而身心健康、思路清晰、關心時事,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今天,隻要不生病,孫尚恩神父每天早晨還要做彌撒,每周要為信徒做一台時長約1個半小時的彌撒,為信眾講道,逢著周末主日人手緊張時,他還會幫忙聽神工。再有閑暇,孫尚恩神父便遛彎、養鳥、練字、讀書、看報。

要怎樣才能成為一位神父呢?對於記者的疑問,多年從事神哲教育工作的孫尚恩神父以自己的經歷為例,作了解答:1940年他高小畢業后,便進入了小修道院學習,要學習大約7年時間,這一過程相當於現在的初高中教育。隨后再進入北京教區大修院學習哲學、神學知識,要學6年時間,最后經過考核並被祝聖,才能成為一名神父。現在,由於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友若是想要成為神父,已不需要進入小修道院學習,高中畢業后若是有修道聖召的對象(即教會認為合適的培育對象),在本人自願的情況下,征得父母家人的許可並取得所在教區教堂的本堂神父的推薦信后,可以進入神哲學院學習6年,其中哲學2年,神學4年,學業合格后需要經過半年或1年的實習,便可被祝聖為神父。因此,如今,最年輕的神父隻有29歲,還出現了一些“90后”修生。有的神父在國內神哲學院畢業后,還出國繼續深造,有的取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

“以我的感受而言,最近這些年正是國內天主教發展最好的時期。”孫尚恩神父說,“以培養下一代神職隊伍而言,現在,國內已有12個天主教的神哲學院。30年來,北京教區自己培養了63名神父,同時也為兄弟教區培養了近100名神父。”

令孫尚恩神父格外滿意的,還有國家對宗教教職人員的各項扶持政策。從去年起,在國家的扶持下,宗教教職人員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問題得到了解決。“如今,我每個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看病也有醫保,自費部分教會還給報銷,國家的好政策為我們教職人員解決了后顧之憂。”孫尚恩神父說。(本報記者 葉曉楠)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19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