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日特使緊急訪問

中國中日貨幣直接兌換受挫 中國或將拋售日本國債

2012年09月25日11:29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9月24日,中國外交部証實,應日方要求,中方同意日本常務副外長河相周夫9月24日至25日來華,同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就中日關系特別是釣魚島問題舉行磋商。“上周日本央行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引發市場對日元資產的拋售,這其中不排除中國拋售日本國債的可能性。

中日釣魚島之爭進入新的階段。

9月24日,中國外交部証實,應日方要求,中方同意日本常務副外長河相周夫9月24日至25日來華,同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就中日關系特別是釣魚島問題舉行磋商。中方將闡明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要求日方糾正錯誤,為改善中日關系作出應有努力。

昨日有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中日之間的摩擦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更多集中於實體經濟領域,但也要警惕向金融領域延伸。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就對記者表示,“中日之間的貿易摩擦勢必導致人民幣與日元之間兌換的需求大幅減少。”但他同是表示,“由於中日之間金融層面的合作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因此無論是對日本還是對中國,中日摩擦對兩國金融的影響目前相當有限。”

拋售日本國債?

上周三,市場出現投資者大量拋售日元及日本國債的狀況,從而導致日元對美元大幅下挫,逼近79.00整數關口。而分析人士認為,其中可能不排除中國拋售日本國債的因素。

日本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外國投資者持有的日本國債余額為82萬億日元,佔日本國債總余額的比例上升至8.7%,該比例創下1997年12月有可比紀錄以來的新高。其中,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和英國,成為日本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

“上周日本央行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引發市場對日元資產的拋售,這其中不排除中國拋售日本國債的可能性。畢竟,中國此前增持日本國債更多是出於投資的目的,而並非作為一種儲備資產,相較於美國國債,日本國債價格相對較低而日元近年來一直處於升值狀況,因此頗具投資價值。然而,日本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勢必將稀釋日本國債的價值,因此中國拋售日本國債也是很自然的市場行為。”

中國能否全部拋售所持有的日本國債?孫立堅認為:“雖然存在引發其他投資者共同拋售日本國債的羊群效應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尤其,盡管外國投資者持有日本國債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是絕大部分的日本國債仍是由日本國內投資者所持有,即使外國投資者拋售日本國債,日本央行及其國內投資者完全有能力接盤。”

但相對應的是,日本此前也購入了中國國債。今年3月,日本宣布獲准最多可購入65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國債。不過,一位外資銀行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中國包括債券市場在內的整體金融市場的開放度仍較有限,因此中國金融市場受日本影響是很小的。”

直接兌換受挫

“其實,從另一個層面而言,一旦中國拋售日本國債,勢必引發日元一定程度的貶值,而這恰恰很可能是日本政府所期待的。”上述外資銀行人士指出,“多年來,日元的強勢已然成為影響日本出口的一大因素。”

孫立堅及上述外資銀行內人士均認為,中日之間的摩擦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更多集中於實體經濟領域,“而且實體經濟領域的沖擊日本要大於中國。”9月24日,日本財務省發布最新貿易統計初值顯示,日本在8月的出口和進口水平雙雙下滑,使得日本8月貿易逆差較7月擴大,並超過了早前市場預測。其中,日本當月出口同比減少5.8%至50459億日元,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

“近年來,中日之間的貿易量不斷增加,有利於兩國經濟尤其是日本經濟的發展。在歐美經濟始終低迷的環境下,全球甚至認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將成為未來經濟的增長引擎,而本應在年內啟動的談判因為釣魚島等問題的摩擦而停滯。”孫立堅進而指出,“隨著中日之間貿易戰的不斷擴大及深化,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貨幣互換的需求勢必大大萎縮,這對兩國的金融都是一種沖擊,盡管由於剛處於起步階段而影響相對有限。”鑒於中日貿易的不斷擴大,6月1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完善人民幣兌日元的交易方式,開展人民幣兌日元直接交易。

上述外資銀行內人士同樣表示:“由於中國同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貿易量不斷上升,因此各家銀行也紛紛致力於推進人民幣在亞洲國家的跨境貿易結算。然而,隨著中日之間貿易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中日之間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自然出現了下降。”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