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教授建議男孩比女孩晚入學 “錯齡入學”真的實際嗎?

2012年10月17日11:27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日,北京大學教授吳必虎通過微博建議“錯齡入學”,即男孩比女孩晚入學,引發社會熱議。其理由是:男童智力發育普遍晚於女童兩年左右,一部分男生學習跟不上,在小學階段不受老師重視,心理壓力大。因此建議女童可在6-7歲入學,男童可在7-8歲入學。

確實,男女兒童智力發育存在時間差。但這並不是男生普遍“拼”不過同齡女生、從而受到歧視的終極因素。隻關注於上學年齡的早晚,不正視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天性,無助於最終解決陰盛陽衰之類的“男孩危機”。

事實上,在校受重視程度,男生和女生沒有明顯差別。而且,男女兒童的智力發育時間差,並不會影響他們日后的發展。有專家說,這種性別之間的智力差距,隨著年齡增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在老師督促下,在二、三年級時就會越來越模糊。人的發展好似一次長跑,有的男生起跑時雖然慢了一些,不等於他日后就趕不上,男生的后發優勢甚至可以很強。何況現實中,早入學也有學習成績好的,晚入學也有學習成績差的,每個孩子的天資和早期教育程度不同,不能以生理年齡一概而論。

此外,“錯齡入學”操作起來相當麻煩。如果男孩子晚兩年入學,還得晚兩年讀幼兒園,或幼兒園得多讀兩年,男生們畢業也晚,工作也晚,結婚年齡或許更要推遲,這對男生們的影響將非常大,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再說,在“不輸在起跑線”口號的氛圍下,現在的家長恨不得讓自己孩子早上學,越早越好,誰會搭理什麼“錯齡入學”?要推行的話,不但關系到父母教育觀念的改變,還必須修訂義務教育法才能保障實現。

筆者認為,“錯齡入學”的建議沒必要採納推廣。要改變學業上的“女強男弱”,與其“錯齡入學”,不如“彈性入學”,“錯齡入學”引發熱議的最大意義,或許隻在於提醒我們,適當放寬6周歲入學的硬性要求,讓家長根據自家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確定上學年齡,比如在美國,兒童入小學的年齡為5到7歲,由家長(監護人)自主選擇,我們的入學年齡也可這樣因人而異。

與此同時,改變目前更有利於女生的成績評價體系,不再以成績、紀律為評價指標,一視同仁地培養、評價孩子,也是最為緊要的。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