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記者兵分三路感受老人出行:細節“絆”了老人的腳

2012年10月22日09:5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公園內,老人們悠閑地聊著天。

一位老人坐在公園長椅上,腳下擺著馬扎兒,以備長椅坐滿人后有地方可坐。

有些公園標識牌很少,不熟悉環境的老人很容易迷路。

萬豐郊野公園是開放式的免費公園,園內的有些道路還通行機動車,老人過馬路十分危險。

老人們組成合唱團,在公園裡吹拉彈唱悠然自得。

明天是重陽節。日前,本報記者跟隨幾位老人,和著老人的節奏,前往超市、銀行、醫院感受老人出行。憑老年優待証,坐公交、逛公園免費,給老人帶來了實惠﹔公交車讓座、開設老年挂號窗口、配備老花鏡……從政府出台惠老政策,到社會單位開展敬老服務,全社會的敬老意識越來越強。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真正以一個老人的步伐速度、視力水平、聽力能力去感受老齡生活,就會發現關鍵地方沒有禮讓、重要的字兒太小、緊要的話小聲了點兒……許多為老服務在細節上依然略顯粗糙。

看病,挂號取藥屢被年輕人“擠”

■地點:朝陽醫院 ■時間:21日8時至9時 ■人物:王彥榮,75歲

早上8時30分,75歲的王彥榮慢慢走向朝陽醫院挂號大廳的8號窗口。因為有高血壓,平時運動較少,老人步速很慢。一位中年婦女搶在王大媽之前,緊走兩步排到了前頭。

周日的早晨,挂號的患者並不多。每個窗口前都隻有四五個人排隊。8號窗口的玻璃上,貼著一大張紙,上面提示“老弱殘患者優先”。按照要求,老人憑本人身份証和醫保卡,就可以在這裡優先挂號。

8號窗口前也排了5個人,其中有3個人最多隻有40歲,一位年輕人大約隻有20多歲。排隊十多分鐘,大家無一人意識到,自己排隊所在窗口是老人優先窗口,更沒有人留意到自己身后站著一位略微傴僂的拄拐老人。

“挂號還要交現金嗎?”王大媽客氣地問。朝陽醫院作為試點單位,取消藥品加成、挂號費、診療費,設立了醫事服務費,可以直接走醫保報銷。

“兩元。”工作人員沒有抬頭,麻利地撕下了一張42元的醫事服務費專用收據。隔著玻璃,老人又再問了一遍,才聽清需要自付2元費用。

從排隊到挂完號,十多分鐘時間裡,其他患者沒有禮讓老人先挂號,窗口裡面的工作人員也都沒有進行提示。

王彥榮挂的是中醫號。來到7樓,護士將她分到了702朱大夫病室等候。僅僅過了三四分鐘,醫生診完上一個病人,就輪到了叫王彥榮的號。因為和記者聊著天,老人沒有聽見叫自己的名字,裡面剛出來的患者幫著喊了一聲,這才聽見叫號的王彥榮趕緊抱著包進入門診室。

開完藥,醫生很耐心地問老人還有什麼要求。王彥榮想了一秒鐘:“再給我量量血壓吧?”

“好?,沒問題!”年輕的醫生爽快答應道,隨后拿過水銀血壓計。“高壓160,低壓65……血管硬化嚴重。”他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您多久沒有量了?得注意點了。”

王彥榮沒有太當回事,說已經習慣高壓高、低壓低的老毛病。醫生趕緊告訴她,這樣的狀況很不好,隨后囑咐道:“多量量血壓,要是總這樣,您還是趕緊到心血管科再做一次全面的檢查,重新開藥。”當老人表示自己過敏體質,隻能服用兩種藥物時,醫生稍微大聲再次叮囑:“要及時再去檢查一次,可以重新開藥的。”

“現在就醫環境總的來說,還是很好的。醫生也很負責。”下樓的時候,王彥榮心情挺好。

拿藥品單劃價交錢、領取藥單、取藥,王彥榮又排了3次隊。這次,記者沒有發現三項服務中設有老年人優先窗口。

劃價交錢處,牛黃降壓片一共126元,王彥榮自付部分隻有12.6元。她掏出12.5元后,怎麼也沒有找到1角零錢,再找1元零錢,半分鐘后還是沒有找到。排在老人身后的一名中年婦女有點不耐煩地擠了上來。記者連忙掏出1元錢交給老人。

找回一張5角紙幣、4個一角的鋼?,和醫保卡、取藥單一起放在藥品單上,遞了出來。后面的患者已經擠到窗前,老人趕忙把一堆東西劃拉到牆角,打開手中的文件袋,手忙腳亂地開始收拾。

“老了,腦子特別容易亂。”離開櫃台,老人不好意思地說,“要是不仔細一件件收好,回頭就忘記放哪兒了,還特容易弄丟。”

取藥前,大家都需要先取一個取藥單,然后照著指定的取藥窗口去取藥。蹣跚著走到取藥單櫃台,王彥榮再次被一個穿著豹紋衣服的年輕女子搶了先,收拾單子時候又被擠到了緊貼著護欄的一邊。

“收拾東西慢,大家等著容易著急。”老人沒有奢望在專門的老人櫃台辦事,也沒有提出加寬櫃台的想法,倒是顯得特別寬容,“中國人多,都不容易,被擠一下也很正常。”

上午9時30分,王彥榮順利取到藥。“挺快的。”老人顯得很滿意,“我一般是每月15、16日來取下一個月的藥,平時人多,得花兩個小時。”如果要看門診、化驗,花的時間就更長了,“樓上樓下要走好幾趟,不像今天上下一次就完事了。”

記者翻開一樓服務台的“意見本”,裡面絕大多數是老年患者的留言,其中“簡易門診”“綜合門診”隨處可見。一位退休老干部在留言中說,好多老人年高體弱、行走不便,開藥看病需要樓上樓下跑,“實在難以支撐”,希望能恢復“綜合科”功能。另幾位老人則在意見本上提出,老人的慢性病變化不大,通常只是照單抓藥,卻要和其他門診一起排隊幾個小時,希望能恢復以前設立的“簡易門診”,讓老人有“綠色通道”快速取藥。

去銀行,怕上廁所不敢喝水

■地點:工商銀行廣安門分理處 ■時間:19日上午10時 ■人物:張先生夫婦,78歲

家住白菜灣附近的張先生,每月15日前后要去趟銀行領自己和老伴兒的工資,順道交電話費、水電費等。“這幾年,銀行的服務越來越好,無論哪家銀行,一進門就有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主動過來幫忙。”

張先生在紙上畫了張簡單的地圖。圍著他家的小區周邊,距離最近的是一處工商銀行,步行十多分鐘﹔稍微遠點是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步行15分鐘﹔最遠的是一處北京銀行,步行需要20分鐘以上。

19日11時許,在工商銀行廣安門分理處門外,兩位老人相互攙扶著走上台階。看到一位女工作人員站在大廳裡,張先生迎過去,笑呵呵地說:“麻煩您,我想取錢。您幫著拿個號。”工作人員點點頭,快步走到門口的領號機前,按了一個按鈕,拿著打印的號牌遞過來。

“工行的人多,尤其是每月15號左右,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來取工資,工作人員可以幫我代填一些單據。”張先生跟記者小聲說,“字太小,我們看不清楚﹔格子太小,我們也寫不了那麼小的字。”不過,這次因為是從工資卡取錢,張先生沒有必要填單子。排隊等候了大約15分鐘后,他取到了500元現金。排隊中,工作人員和其他顧客,都沒有提出老人優先。

不過,代填單子的服務有時候也跟不上趟。“上次人太多,這些工作人員都忙不過來了。我想讓他們幫著填個存款的單子,一個女工作人員讓我等會兒,結果輪到我辦業務了也沒幫我填,估計是給忘了。”老人說,“以后我再來,都自己帶著老花鏡,盡量不給他們添麻煩。”其實,在銀行的填單櫃台上,也有老花眼鏡,但張先生有次看見上面都是手指紋后,就再不願意用銀行的眼鏡了。

張先生說起了自己總結的小經驗:“取錢存錢,盡量不要月中去。交電話費、水電費盡量不去工行,省得排隊。但是也有一些銀行,交電話費要求隻能刷卡,不能去櫃台辦理。還有類似浦發銀行,必須帶著身份証和銀行卡才能排隊領號。”

不過,張先生道出的另一個經驗讓記者感到意外,“我們去銀行排隊,渴了別喝水。附近找不到廁所。”

記者在銀行看到,排隊的老年人大多坐在等候椅上,專注地盯著窗口,有時候等得實在不耐煩了,就蹭到窗口旁張望一下。有些年輕人在等候時會到飲水機那邊接點水喝,但始終沒有一個老人喝水。

“年紀大了,就容易想上廁所,銀行附近還沒有公廁,如果中途回家再折回來,號就過期作廢了。所以,我們來辦業務,從來不敢喝水。”張先生告訴記者。據記者了解,目前本市多數銀行沒有向客戶開放的廁所。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