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上海拿什麼吸引和留住人才

2012年10月24日15:4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靈活優惠的政策、事業環境、特定的生活待遇、“安居”工程,城市軟環境的改善讓上海突破了引得來、留不住的難題。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各地 對高科技領軍人才、創 業 人才 的爭奪,可謂步步升級:北京提出了“十二大重點工程”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北京CBD國際人才港,廣州實施“四高戰略”、筑建“國際人才港”,浙江針對歸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推出“紅卡”居住証制度。

作為經濟社會元素最活躍的上海市,強勢 推出了“人才強市”等諸多外引內聯戰略。上海市外國專家局根 據這一要求,與市其他部門實施了“萬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計劃”、“諾獎大師論壇”、上海“千人計劃”等。上海正在瞄准世界前沿,推進人才國際化,最終建設“國際人才高地”。

人才指標“上海版”比“國家版”還多出5項

與“國家版”相比,上海的“人才發展主要指標”還多出5項,包括“知識型服務業人才佔人才總量的比例”、“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數”、“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數”、“在滬常住的外國專家數”、“國內專利授予量”。這5項指標反映了上海特色,尤其體現上海人才結構戰略調整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匹配。

上海“千人計劃”提出了“三個堅持”的指導方針。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理念,按照“突出重點、以用為本、特事特辦、統籌實施”的原則,加大上海“千人計劃”推進力度﹔堅持產業聚才、項目引才,大力引進、培育和用好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堅持充分尊重、積極支持、放手使用人才,營造創新偉大、創業崇高的良好環境,為搶佔新一輪產業發展制高點、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十 一五”以來,上海累計聘請各 類 外國專家近45萬人次,外國專家來上海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每年來滬工作的外國專家為8.1萬余人,佔全國的1/6。

因此,上海市被外國專家們評為十大“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之一。

目前在滬工作和創業的留學人員達9.5萬余人,為全國之首﹔獲得博士學位的約佔24.7%,主要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留學人員中有兩院院士113名,佔全市兩院院士的65%以上﹔上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07人次,92%為留學人員﹔入選中央“千人計劃”225人,評選出上海市“千人計劃”160人。

用事業環境留住人才

“人才的吸引,給錢給房,當然重要,但關鍵在於事業環境。事業環境好,則不僅能夠吸引高端人才,還能把一般的人力資源變為高端人才。”

所謂事業環境,就是確保人才來上海后有平台、能增值。為此,在優化創新環境方面,上海市在管理上給予更多的自主權,在創業上積極探索科技融資,以及通過孵化器、加速器為創業人才助力。迄今,上海留學人員創業園有嘉定、漕河涇、張江、鬆江、虹橋等多個園區基地。各園區基地的定位和特色也進一步確立和顯現。其中上海市留學人員科技創業孵化基地,形成人才與科技聯合,採用國際企業孵化的機制,為留學人員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特殊的環境和條件。留學人員在滬創辦企業4300家,總投資額約6億美元。上海留學人員企業群體,已開始成為上海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新增長點。

給予特定生活待遇

為了提升本土人才國際化,加大引進緊缺急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力度,上海正在啟動實施地方“千人計劃”。據了解,上海“千人計劃”力爭用5至10年時間,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重點發展戰略目標的人才需求,引進一批緊缺急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為了真正做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海市有關政府部門在上海“千人計劃”上圍繞居留和出入境、落戶、社會保險、住房、通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方面,將給入選者提供更加完善的特定生活待遇﹔圍繞資助、稅收、薪酬等方面,構建更加靈活的激勵機制。上海“千人計劃”也同樣適用於本土人才,對符合上海“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標准條件的先期回滬海外高層次人才以及在滬其他高層次人才,經用人單位申請、主管部門推薦、有關認定評估等程序,納入上海“千人計劃”,授予“上海特聘專家”稱號。

為此,上海有關部門已於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外國籍高層次人才和投資者7項出入境便利措施”,延長外籍人才申請在滬的居留許可時間。這些措施包括:獲得上海市“榮譽市民”、“白玉蘭榮譽獎”或“白玉蘭紀念獎”的外籍人員,可申請5年居留許可。省(市)級外籍高層次人才、特殊人才、知名人士,可申請3∼5年居留許可。國家、省(部)級科研機構、重點高等院校聘用的外籍學術、科研帶頭人以及副高職稱以上科研人員、教學人員,可申請3∼5年居留許可。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或者外商投資產品出口企業的外籍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可申請3∼5年居留許可。跨國公司上海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投資性公司的外籍法定代表人,以及高層次管理人才和科研人員,可申請3∼5年居留許可。注冊資金在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和個人投資企業的外籍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可申請3∼5年居留許可。

用“安居”工程留住人才

上海將大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多渠道解決各類人才階段性居住需求,推出高端人才住房資助計劃﹔在產業集聚區、高科技園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大學園區,集中建設一批人才公寓﹔多渠道建設和籌措公共租賃住房等。如上海在楊浦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城區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營造出更為良好的綜合環境,加快高層次人才的集聚。

據楊浦區相關負責人說,楊浦是上海的知識創新區,是人才集聚之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人才“安居”,要全面互動,以此推動城區發展的轉型。據了解,新江灣城是楊浦積極打造的國際化知識型、生態型區域,其周邊集聚著復旦、同濟等諸多學府,高層次人才住房需求突出。此次楊浦在新江灣城配套建設2.79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以此解決各類高層次人才的住房問題。這一項目將建設一批住房,安排給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入選上海“千人計劃”的高層次人才、上海引進的產業領軍人才、從海內外引進的其他高層次專業人才、重點企業和民營領軍企業、重點扶持的高科技成長性企業或區域單位引進的急需人才。

如今,上海又按照“一口受理、快速便捷、高效優質”的原則,由組織部門牽頭,整合多個部門的資源,先后成立了“千人計劃”生活服務、科技事業服務兩個專窗,建立針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綠色通道。城市 軟環 境的改善讓 上海在全國率先突破了人才引得來、卻留不住的難題。

舉辦招聘會開明渠堵暗道

針對一些單位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和外籍教師難的情況,上海市外國專家局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支持下連續3年每年都舉辦1次外國文教專家專場招聘會。上海市高等院校和中小學校紛紛推出需求崗位,吸引了北京、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的數百名外國專家踴躍參會,雙方你挑我選,最后滿意成交,而且人才交流會規模在逐年擴大。如由首屆具有聘用外國文教專家資質的教育機構30家推出需求崗位200多個,到2011年的57家800個。通過舉辦招聘會,開明渠、堵暗道,進一步規范本市外國文教專家市場,同時加強對各類聘用單位的監管,成為上海人才國際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品牌。

“我來中國很多年了,現在我做商業咨詢方面的工作,去幫助想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人。我現在正尋找與金融相關的職位來施展自己的才能。”來自澳大利亞的Peter在2011年外籍人才招聘會上尋找機會。金融危機后,在外國就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更多的外籍人才轉而關注中國巨大的人才市場。

有用人單位說,現在找個外籍專家不像以前那麼難了,人才招聘會給了用人單位一個溜溜地挑的機會。這樣的招聘會給雇用雙方搭建了良好的正規、可靠、順暢的平台,對培育國際人才交流渠道,提高對外籍人才的服務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