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版:房地產成本為啥不敢公開

徐娟

2012年10月23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日,陝西省住建廳和省物價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分區域測算住房項目成本,公布區域住房銷售價格區間,控制房地產利潤在10%左右。超出價格區間的商品房將無法在價格主管部門備案,也無法取得預售証。

  很顯然,陝西此舉的目的在於防止房價反彈,引導剛需人群理性購房。把控制房價與控制開發商利潤直接挂鉤,打到了房價虛高的“七寸”,如果這項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相信將進一步促進房價合理回歸,這也是公眾所期望的。

  現在的問題是,要將房地產利潤控制在10%左右,首要的前提是向社會公開房地產開發的真實成本。2006年,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就向有關部門提出公開房地產開發成本、遏制房價過快增長的建議,但被拒絕。理由很“簡單”:公開商品房成本,容易造成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侵犯和對公平競爭環境的影響。從那以后,盡管類似呼聲不絕於耳,但收效甚微,至今也沒有看到哪家房地產企業自曝開發成本。

  那麼,開發商為何不願公布成本呢?或許可以從前不久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中找到答案。他指出:“在房價中,房子土地和建筑成本佔50%,政府稅費佔20%,開發商佔30%。這30%裡,有一部分是開發商最不願意公布的,說白了就是各種灰色費用。”將各種灰色費用也就是非開發費用列入房地產開發成本,傳遞出一個信號,這就是腐敗和暴利直接導致了房地產價格的居高不下。而要合理確定房產價格,控制開發商的盈利幅度,使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並健康發展,沒有實打實地核算和公開房地產開發成本,一切隻能是空中樓閣。

  開發商不願公布成本的背后是不敢公布。那麼,公布了房地產開發成本又會造成怎樣的情形?簡言之,不外有三:一是將使開發商所謂的種種灰色費用的秘密一覽無遺﹔二是將腐敗官員在房地產開發中的經濟犯罪行為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三是將開發商牟取暴利的遮羞布徹底揭開。當然這樣做,開發商和一些既得利益者是一百個不情願,而普普通通渴望“適者有其居”的老百姓則是拍手稱快。

  由此可見,陝西省要實現將房地產利潤控制在10%左右的目標,讓房地產“隱性成本”無處遁形,實實在在地公布房地產的開發成本是第一步,也是關鍵重要的一步。我們希望這一天到來得快些、再快些。

(責任編輯:李文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