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比灰霾更濃烈的是“煮青蛙”氣息

2011年12月20日11:20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椿樺  (媒體評論員)
 
這是一個並不新鮮的話題,但這的確又該是個重大新聞。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數已達全年3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達全年一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今年9月至今,中東部共發生12次較大范圍的霧霾天氣過程。
 
不必環保專家分析,許多普通百姓其實都知道灰霾天是怎麼回事兒。畢竟人們關注灰霾天已有多年歷史,媒體對這種很不自然的現象,也報道得有些疲勞。有關PM2.5等專業知識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程度普及。如大家所知,PM2.5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元凶,而且是人體健康最可怕的殺手之一。它是看不見的有毒顆粒,容易讓人視而不見,它可以直接被人吸入肺泡,並通過肺泡和支氣管進入血液,誘發各種肺病、哮喘、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灰霾的猙獰面目,許多人都清楚。但這事的吊詭之處在於,人們一方面憤恨灰霾,另一方面又任其發展,特別是我們明知灰霾是人為排放的產物,但買車開車、焚燒垃圾、工業廢氣排放等助長灰霾的行為,卻仍有增無減。相關政府部門對這事兒似乎也習以為常,控制廢氣排放的舉措,至今仍是乏善可陳,倒是在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方面,功勛卓著。
 
毋庸置疑,我們已經習慣了灰霾天氣——不習慣又能怎麼樣?隨著環境問題的積重難返,大氣治理已越來越艱難。報道引述環保專家的話說,不少地區污染排放嚴重超過環境容量,一些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甚至倒退了幾十年,這話我信!
 
有鑒於此,我從有毒空氣中所嗅到的灰霾氣息,遠不如“溫水煮青蛙”所發出來的氣味濃烈。青蛙習慣了逐漸升高的水溫,換來了不妙的結局,將青蛙置換成人,道理亦然。想想看,部分大城市的灰霾天數是怎麼發展到全年30%以上甚至半年的?當然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在對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失去“知覺”的情況下,逐步惡化的。
 
顯然,淨化空氣要靠政府與民眾共同發力。我贊成在環保技術達不到要求的前提下,對車輛限牌、限行﹔對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全面淘汰。如果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高談闊論所謂行車權,毫無意義。西方國家對車輛使用的燃料有強制性環保標准,對環保車輛(如自行車、電瓶車)有保護政策﹔至於高污染企業,則一律淘汰到國外,對高污染產業的產品,主要靠進口或國外加工來解決。例如美國知名品牌美泰玩具、蘋果電腦等,其本國根本就沒有工廠。這些理念無疑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當然,前提是我們的發展觀與政績考核體系與這些理念沒有沖突。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