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變革進程撩開緬甸“神秘”面紗 中國投資受歡迎 【4】

2012年01月11日11: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進入施工點之前,負責施工安全的楊海霞女士提醒記者,要在鞋上系一個紅色的小袋子。小袋子裡裝的是雄黃和蒜泥,主要是用來防蛇。張繼成告訴記者,全長近800公裡的管道穿過平原、丘陵、沼澤和山區,工人們最經常碰到的危險就是來自於野外的毒蛇。尤其是晚上,毒蛇可能會在工人的營地裡活動。

  北京興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南段監理分部第五監理區段主任萬隆告訴記者,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之間的距離為30米,監理方嚴格執行作業規范,完全杜絕范圍外施工,以防止破壞當地老百姓的農田。同時,在現場施工產生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都會全部回收,運回曼德勒市內交給簽訂協議的垃圾處理公司。監理方嚴格要求,每一個焊接點下方,絕對不留下一根廢舊電焊棒,做到對周圍環境的零污染。萬隆說,等施工完畢后,現在暴露在地面上的管線都將會被掩埋到地下,上面會進行綠化和植被恢復,因此對環境的影響將被降到最低。

  張繼成告訴記者,中緬油氣管道穿越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四個省邦。原油管道以皎漂的馬德島為起點,而天然氣管道則以皎漂為起點。油氣管道將穿越馬德島兩大海溝,翻越若開山,穿越或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南渡河等多條河流,施工面臨的地質情況相當復雜,施工難度很大。

  在施工現場,有不少緬甸籍工人正在忙碌,專心焊接管線的工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塑料頭盔以及面罩。來自附近村子的緬籍員工明素兌告訴記者,他在工地主要負責土方開挖和焊接后的拋光和清理等工作,公司負責對他們的技能培訓,他現在每天的工資有3000緬幣,這是在其他地方打工收入的兩倍,“中國工人待我們像一家人一樣,我們相處非常融洽。”

  來自中國河北的20歲小伙子許向雷告訴記者,自從去年10月份施工以來進展一直十分順利,經過的村民對中國工人非常友好,一些村民還給工地送來花生和西瓜。“他們的淳朴讓人感動。”許向雷說。

  在施工點附近,記者見到正在放牛的阿婆喬朵朵。她是附近昂納村的村民,家裡有一畝地被中石油征用,補償了87萬緬幣,對這筆補償款她十分滿意。當問起中國企業給當地老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時,阿婆微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中石油東南亞油氣管道公司社會經濟專員辦公室項目負責人張埜對記者說,按照中緬雙方達成的協議,企業同當地村民共同確定土地補償標准,共同丈量,最終由中國企業把錢親手交給村民,並由緬甸政府見証。

  張埜還表示,中石油在緬甸開展工程建設的同時,大力開展公益事業,捐助當地學校和醫院建設。在緬甸遭受風災、地震侵襲時,中石油第一時間向緬甸政府和災民捐贈善款。中緬油氣管道項目迄今為止共聘用緬籍員工數量2505人,佔到項目參建人員總量的50%以上,公司還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所有這些對提高當地老百姓的職業技能,提升當地人民的醫療、教育和生活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本報駐泰國記者 於景浩)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