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閻崇年:歷史遠比電視劇更生動 我不講傳奇

2012年05月28日17:23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日前,78歲的著名學者閻崇年攜新書《大故宮》在圖書大廈舉行了讀者見面會,由於同名講座正在《百家講壇》播出,現場吸引了大批粉絲排隊。對於最近的大熱清宮劇《甄嬛傳》,閻崇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家人看過,但是自己並未看過,所以不好評論,“我的書裡也寫了發生在乾清宮、坤寧宮的故事,第一本書裡有三大血案、三大悲劇和三大宴會,下一本書裡會寫到后宮,不過我講的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我不講傳奇。”

對於各種宮廷劇的演繹,閻崇年表示理解:“電視劇是藝術,歷史學是科學,當然不一樣。電視劇隻要別把自己編的東西說成是歷史發生過的真事就行了。其實歷史非常生動,遠比編出來的電視劇更生動,你想啊,那麼多帝王將相、賢達學士、后宮佳麗一起在歷史舞台上演繹出的歷史,會沒有你現在一個人或是幾個人聚在一起攢出來的劇本生動?我也只是從中摘出來一些故事呈現給大家。如果大家對歷史真的感興趣,可以去讀史書,在那裡才能找到更為准確想知道的內容。”

除了熟悉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連台北故宮的地庫和書庫都去過多次的閻崇年介紹說,之所以首次將頤和園、圓明園、避暑山庄、沈陽故宮、台北故宮等納入故宮姻系,就是想以此為脈絡透徹解析綿延千百年的帝制皇家族系、機制構架、社會人文、文化淵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風……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后人對中華文化遺產能報以敬畏之心、贊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所以不惜閉關5年來做這樣一個“故宮大百科”式的宏大項目。5年間,他每天4點半起來看書一直到晚上11點,“我得看書,我得學,跟各領域的專家學,先做學生,再做先生。”答應在《百家講壇》開講《大故宮》之前,他還專門去醫院查了體,因為上電視實在太累了。《大故宮》講座和圖書同步推出時,閻崇年也特別感謝了自己的家人,“夫人和兒子閻天幫著提供信息、查找資料、核對史實、商量提綱、討論講稿、先行試聽……我的家庭,不客氣地說,是一個學術型的家庭。”攝影 新報記者 段毅剛

來源:每日新報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