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菲200萬華人扎根主流社會 靠參政濟貧穩固根基

2012年05月29日16:0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人口接近1億的菲律賓,約有2%的華人,這200萬華人對菲律賓經濟的貢獻很大,有說法稱華商控制的領域佔菲律賓經濟的六七成。在一個多月來的黃岩島事件中,菲律賓華人的命運也屢被提及,甚至有人擔心一旦中菲兩國關系惡化,他們會成為菲律賓反華排華的“人質”。但通過《環球時報》記者的調查,“以中國血統為榮”的菲律賓華人社會(華社)更希望加強兩國和兩國人民間的友好關系。菲律賓老牌華文報紙《商報》副總編庄銘燈28日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華人已真正融入菲律賓主流社會,從政界到商界甚至軍警,各行各業都有華人,因此,在“敏感時期”也用不著擔心菲律賓出現排華問題。在菲律賓華人看來,菲律賓民眾針對華人的極端聲音很少。

菲華人社團勸阻激進組織

不少菲律賓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黃岩島事件對他們的生活基本沒有影響。在一些菲律賓民間組織鼓動全球菲律賓人5月11日進行反華抗議前,在首都大馬尼拉地區馬卡蒂市一家跨國金融公司工作的年輕華人王先生出於安全考慮,本想在示威當天請假,但看到菲律賓同事對自己並沒有任何不友善的言行后,他打消了請假念頭。王先生說,平時與菲律賓同事交談,大家幾乎不談有關黃岩島的事,因此,他認為“應該不會影響華人在菲律賓的生活”。

在面對諸如“黃岩島事件若引發菲中沖突,菲律賓華人何以自處”的問題時,一些老華人有自己的看法。在阿羅約執政時曾任“總統中國事務特使”、現任菲律賓華社最高領導機構“菲華商聯總會”(商總)名譽理事長的黃呈輝說:“作為菲籍華人,菲律賓是我們安身立命之地,中國是我們的祖籍國與故鄉,我們希望祖籍國與菲律賓永遠和好,萬一不幸雙方發生戰爭,華人必須表態,在無所選擇之時我們隻好站在菲律賓這邊。”

像黃呈輝這樣想法的菲籍華人為數不少,也有人擔心中菲局勢惡化會波及華人。商總理事長庄前進表示:“娘家與婆家吵架鬧翻,最難做的是夾在中間的女兒。”1975年4月,即菲中建交前兩個月,時任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放寬華僑入籍政策,大部分華人加入菲籍,成為菲國公民,保留中國籍的約有十多萬人。按照菲律賓憲法,加入菲律賓國籍的華人跟菲律賓人享有相同待遇。大規模的入籍,使華人社會產生質變,從“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轉變為“落地生根”,很多老華人開始將菲律賓視為安身立命、傳承子孫的“第一家園”。

為勸阻示威者,商總等華社團體還私下與有關激進組織協商。最后,馬尼拉的示威人群還不到200人,草草收場。唐人街的華人商家決定照常營業,只是多請些保安人員站崗。除有部分新移民有撤資傳聞外,菲律賓華人沒有感到驚恐。菲律賓《商報》副總編庄銘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鑒於華人對菲律賓社會作出很大貢獻,大多數菲律賓人把他們當成菲律賓社會的一員,加上菲律賓普通民眾的善良本質,對華人來說,他們在這個敏感時期並不擔心菲律賓會出現排華問題。

菲律賓有《世界日報》、《商報》、《菲律賓華報》、《菲華日報》和《聯合日報》等5家有影響的華文日報。黃岩島事件發生以來,這些報紙關注事件進展,轉載來自中國內地及港澳台、新加坡等地的評論。老報人庄文成(卜克)常在《商報》發表文章,如《中菲非戰不可嗎》,呼吁雙方要克制。自由撰稿人王文漢也經常撰文發表意見,譴責美國,並批評菲政府的外交政策。在《總統你錯了!》一文中,他建議菲總統阿基諾三世要看清美國面目,不要錯過借助中國發展經濟、利國利民的機會。

網絡上的聲音則顯得更加復雜。在菲律賓華人論壇網站,有網民議論說,中國船隻數量比菲律賓多,噸位比菲律賓的大,要擠要撞中國都能奉陪,如果菲律賓軍艦敢開第一槍,中國海軍一定會進行嚴懲。針對有人擔心在菲華人成為黃岩島事件“人質”的擔憂,有華人評論說,如果真發生排華事件,對菲律賓來說后果很嚴重,而且,如果真有華人受到政治傷害,會引發中國“舉國動怒”。

參政讓菲律賓華人得到回報

華人移居菲律賓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菲律賓史料記載,在1521年麥哲倫率西班牙遠洋探航隊到達菲律賓群島前,就有中國商人到菲經商。在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期間,曾發生過大規模屠殺華商的行動。但無論是在西班牙殖民統治,還是美國、日本佔領菲律賓期間,華人在菲的商業活動始終沒有停息過。在普通菲律賓人的心目中,華人都是比較有錢的,因此對華人比較尊重。據非正式估計,菲律賓華人佔菲總人口的2%,但掌控著大約60%至70%的菲律賓經濟。

據了解,菲律賓華人約八成祖籍為閩南。現任總統阿基諾三世的母親科拉鬆·阿基諾曾是菲律賓和亞洲的首位女總統,她的曾祖父1861年從福建省龍海縣鴻漸村到菲律賓發展,因此,阿基諾夫人曾表示:“許多菲律賓人實際上是華人的后裔,我對自己與中國的淵源感到很自豪,我想,不少菲律賓人也是如此。”1988年4月,阿基諾夫人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回鄉尋根問祖。去年9月,阿基諾三世來華訪問,也追尋23年前母親的足跡尋根謁祖。在阿基諾三世身邊,不乏華人“密友”,如他多次提名擔任駐華大使但未被國會批准的菲籍華人李永年。日前,他還任命李永年出任特使,吸引中國游客及投資。

上世紀80年代初,菲律賓政局動蕩,但菲律賓華人參政的意識並不淡漠。華人的參與也獲得回報。獲得年輕華人支持的阿基諾夫人1986年上台后,啟用許多華裔為官。拉莫斯1992年當選總統后,菲參、眾兩院都有了華人議員。1998年影星出身的埃斯特拉達選舉獲勝,委任許多華人為顧問,華裔官員增多使菲律賓華人的地位空前提高。等到阿羅約登上總統寶座,她成了第一位到華校慶祝菲國慶的總統。阿基諾三世就任總統后,也委任多位華裔出任閣員。今年春節,他還首次宣布春節為法定公共假日。

據統計,菲律賓現在至少有250名政要擁有華人血統。這表明,與一些東南亞國家比,華人在菲律賓的社會地位很高。不過,華裔參政都是個人行為,不代表華人族群,維護華人利益的政黨迄今還未出現。即便如此,華人參政也引起菲律賓人的警惕,激進的菲律賓社團在選舉時常渲染說:“華人已控制菲律賓商業,難道連政府也要讓他們掌控嗎?”這些言論也代表了部分菲律賓人的真實想法。

華社“三寶”獲菲律賓人認可

再過十幾天,菲律賓華人社會將迎來第十個“菲中友誼日”,並希望這個“友誼日”能成為中菲關系緩和的一個轉折點。2002年1月,時任總統阿羅約宣布,把菲中建交日6月9日定為“菲中友誼日”。從出席“菲中友誼日”紀念活動的菲律賓官方高層名單,往往能看出菲律賓對華人社會的重視程度。2003年“友誼日”時,應邀出席的菲律賓副總統銀虞那表示,華人對菲律賓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並向華人保証:“力爭為你們創造良好的商機和經濟環境,極力減少官僚政治。”2011年“友誼日”,阿基諾三世出席並在致辭中感謝菲華社會為菲中關系發展和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

菲律賓獨立初期,菲民族主義高漲,菲律賓華人的處境並不像現在這樣順。菲律賓著名華商陳永栽說,“排華”兩字在上世紀50年代讓人觸目驚心,大選時競選人多以排華言論取悅選民。為此,他呼吁華人家庭在每年菲律賓獨立日(6月12日)時挂菲國旗,自此,慶祝菲國慶成為華社傳統。經歷過菲政局變遷的陳永栽生意越做越大,先后收購菲國家航空公司和國有銀行,由一名華商收購兩家重要國企,這在世界上並不多見。

為化解菲律賓人對華人的敵視,上世紀60年代商總在菲律賓較落后地區捐建農村校舍。如今,華人在全菲捐建5000座校舍、上萬間教室給貧苦學生使用。在一些地區,華社組織志願防火隊,24小時執勤。華社還組織義診隊深入偏僻地方,為窮人治療。捐建農村校舍、成立志願消防隊和義診是菲律賓華社的“三寶”,成為獲得菲律賓主流社會認可的善舉。每次菲律賓受到災難襲擊,華人都站在救災最前線,捐款捐物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談到華人對菲律賓的貢獻,黃呈輝認為,華人赤手空拳來到菲律賓打拼,是菲律賓一方水土養活了200萬華人。因此,華人要飲水思源,回饋社會,特別是現在還有大量菲律賓同胞生活在貧窮線下,社會貧富差距擴大,華社應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多做消貧救災的善事。

菲律賓排華言論不是主流

菲律賓華社的“三寶”拉近了華人與菲律賓社會的距離。但在1992至1998年拉莫斯執政期間,也發生過數百起華人被綁架、遭勒索的案件,其中一些案件還是軍警所為。1995年菲律賓米市價格大漲,政府為轉移視線,一口咬定大米危機是華人米商囤積居奇所為,華人成了替罪羊。上世紀90年代末,菲移民局打擊中國大陸非法移民,一些媒體借機渲染中菲南海紛爭,制造出不少反華言論。2003年7月初,馬尼拉一些人在紀念菲美友誼日時打出“反對紅色中國”的橫幅。

經濟上的主導地位,讓一些華人的優越感逐漸增加,由此形成一些新的社會現象。比如,原本逐漸普遍的菲華通婚現象少了。一名華社領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般華人家庭能接受兒子娶菲律賓女性為媳,但不能接受女兒嫁給菲律賓人,主要是怕在華人圈中被人說三道四。”他擔心,如果華社自成一個圈子,那麼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步伐就會倒退。

菲律賓這些年還吸引了新的華人移民。一些新移民帶來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增加了巿場競爭力,也對老移民產生巨大壓力。馬尼拉新移民最集中的“168商場”像是中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翻版,菲律賓百貨商協會曾指責“168商場”等類似的售賣中國貨的商場“搶生意”。菲律賓移民局多次突擊這些商場,拘捕新移民,指控他們無合法居留証件或無許可証經營零售業,這些被抓的新移民在交保釋金后大多又繼續自己的營生。

近年來,菲律賓毒品泛濫,曾有華人參與販毒被抓獲,損害了華人的形象,也讓一些人找到排華的借口。菲律賓學者西奧尼·荷西曾說:“我不會像越南人那樣將華人驅逐出去,也不會像泰國人那樣要他們改名換氏,更不會像印尼人那樣發動排華暴亂,但是,有朝一日受歧視的菲律賓人忍無可忍,成為暴徒排華,那是華人咎由自取。”當然,這些言論在菲律賓社會不是主流。

(責任編輯: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