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隔代育兒產生沖突 旅西80后華人坦言各有利弊 

2012年06月01日1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對於旅西華人80后這一代許多人已介而立之年,生兒育女的問題不可避免地進入日程規劃,正在或即將面臨上有老、下有小,三世同堂的局面。一方面父母年紀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下,尚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照顧剛出生的寶寶,並陪伴寶寶度過幾年兒童時期﹔另一方面,30歲這個年紀對於許多人來講,雖然已經有了幾年的職場經驗,但是仍然處於事業上的爬坡期,新生兒的降臨勢必牽動整個未來藍圖的調整和重新規劃。尤其對於旅西僑胞來說,情況會變得更復雜一下,那麼寶寶到底由誰來撫養更合適一些呢?

跨國婚姻產生育兒沖突

80后僑胞楊女士去年年底剛剛生了兒子,她的丈夫是一位地道的西班牙人,在馬德裡一家保險公司供職。為了照顧自己坐月子,同時也為了盡快恢復工作,楊女士決定以探親的方式把媽媽接到西班牙來。想不到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母親與丈夫之間,在育嬰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

楊女士稱:“中國人在婚姻觀念中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比方說嫁女兒婆家應當出聘禮、聘金,孩子降生婆家也應該有所表示。可是這些問題在西班牙人眼中根本無所謂,完全沒有這個概念。所以我媽過來之前,對婆家和我丈夫就頗有微詞。緊接著在育兒問題上更是產生截然相反的分歧。”

事實上,楊女士旅西生活多年,早已熟悉西班牙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反而對中國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有些不適應了。兒子降生后,按照醫生的囑咐,新生兒和媽媽應該經常帶出來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接受日光浴,有助於提高母子的免疫力和盡快恢復體能。顯然,楊女士的母親對此表示無法接受。按照她的說法,“中國人和老外的基因和體質不同,嬰幼兒時期免疫系統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病毒的感染,即使混血兒仍然有一半中國血統,所以,調養和隔絕危險因素才是重中之重。”按照丈夫的理念,楊女士應該遵照醫囑、相信科學,可母親的一片好意又很難違拗,楊女士夾在當中隻能是左右為難。

隨后,楊女士恢復正常工作,因為做銷售經常需要出差,所以很多時候隻能留下母親與丈夫單獨相處,兩人語言不通無法正常交流,生活習慣、作息時間也迥然不同,之前的矛盾分歧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接二連三地發生。尤其在飲食習慣上,楊女士的丈夫不吃中餐,母親好心好意、耗時費力弄了一桌子菜,希望以此來緩和與姑爺之間的尷尬,結果卻適得其反。每次回到家裡,楊女士都不得不面對兩方不休的抱怨。楊女士本打算借助母親的幫助,自己可以騰出更多精力應付工作,沒想到反而要花費大量業余時間去調和母親和丈夫之間的中西文化沖突,真的是得不償失。

楊女士說:“其實我婆婆和丈夫都對我很好,西班牙人傳遞愛的方式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而西班牙人所欠缺的那些所謂的愛的形式,恰恰是老一輩傳統中國人看重的衡量關愛的標准。當然,我母親也是為了我好,可畢竟她沒辦法感受到我獲得的那些溫暖,按照她的邏輯就是我受委屈了。這種思維觀念裡的沖突,我找不到恰當的方式來解決,所以最終我選擇回避,寧可自己多辛苦一些,還是提早把母親送回中國,距離產生美,雙方也就相安無事了。”

因人而異的利與弊

同樣是80后的章小姐預產期在今年8月份,她與丈夫都來自中國北方大城市,丈夫的母親今年55歲已經退休,身體狀況很好,主動提出願意來西照顧兒媳和新生寶寶。然而章小姐夫妻二人卻對此舉棋不定,令他們疑惑的問題大致上有三方面。

首先是經濟問題,章小姐夫妻均為打工族,老人過來帶孩子涉及到機票、生活費,再加上小寶寶剛出生各項花銷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對於家庭理財、消費習慣夫妻倆早已有了默契,上一輩人在這些觀念上必然有獨立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將很難找到平衡。其次,是婆媳關系問題,各種影視作品對婆媳關系的解說和渲染確實有點令人生畏,母親視兒子為珍寶,任何缺點在媽媽的眼中都顯得微不足道,對兒媳的心態則完全不同,近距離朝夕相處的生活勢必會放大兒媳身上的弱點。最后,是孩子的啟蒙教育問題,隔輩人對寶寶的溺愛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孰難預料。

章小姐認為,“兩代人理念不同,沒有摩擦是不太可能的,最后搞一堆疙瘩解都解不開,大家心裡都不舒服。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很多時候沒辦法把道理講得很清楚。你跟她講道理,她跟你講感情,你跟她講感情,她跟你講付出,最后肯定還是當晚輩的輸。老一輩的經驗論排他性很強,會輕易地覆蓋掉一些其它有益的建議和方法。”

章小姐的丈夫則堅持:“父母的年齡大了,沒有事業可拼,相對來說,也就更需要家庭的溫暖。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個育兒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到老人們的心理需求。讓老人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的確會產生一些問題,但是做兒女的更應該從親情的角度出發去化解,而不是逃避。況且讓老人過來也僅僅是幫忙,分擔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許多具體的工作仍然要我們夫妻兩個共同承擔,畢竟照顧新生兒不是隔輩人的義務和責任。生活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問題總是接踵而來,回避問題還是會產生新的問題,隻有把家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以仁愛之心面對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其實,每個人的家庭環境、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到底請隔輩人照顧新生寶寶的利弊哪個更大一些,還是應該依照家庭情況的不同揚長避短,做出一個相對全面的考慮和判斷。同時,以良好的溝通來化解關愛方式不同產生的分歧,通過相互學習來提高和完善自己。

專家建議

有長輩參與照料的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並且老人有更豐富的看護孩子的經驗,對待孩子也更有耐心,這些因素都對孩子的體格和智能發育有著較好的刺激作用,特別是在語言發育和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方面。當然,老人帶孩子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過分溺愛、過度呵護等。但這些問題隻要正確認識,恰當處理,就會避免這些負面作用,而有老人參與帶孩子的益處卻顯而易見。

關於長輩帶孩子的幾個提醒,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隻要注意保護就不會出事。不要老抱著孩子,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動手。不要越俎代庖,孩子父母限制孩子做某些事情,盡量與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不要買東西討好孩子,否則日久易養成孩子和大人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的壞毛病。不要各自固執己見。如果兩代人觀念上發生沖突,要多進行溝通。老人可以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湛盧)

(責任編輯: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