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父母空巢別空心

2012年07月25日10:3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日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新增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一時間,“常回家看看”入法這一話題不僅僅在國內輿論中引起了廣泛熱議,還蔓延到了旅居海外的華人當中。

根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大量的留學生成為移民。除此之外,還有大批的人通過各種其他途徑定居海外,再加上這一代的海外華人當中以獨生子女居多,這意味著有很多家庭的父母成為了空巢老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就抱著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培養自己的子女,可真當子女離家萬裡、有所作為的時候,自己卻不能真正地快樂起來,他們更希望子女能夠經常陪在自己身邊。而對於那些遠離故土的海外華人而言,他們又何嘗不懂得“百善孝為先”?又何嘗不願常盡孝心?

然而,由於長年在外打拼,多數華人的事業和家庭都在國外。他們既沒法拋下一切回國定居,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常回家看看”。於是,有不少海外華人都選擇將父母接到自己身邊居住,可沒過多久問題就出來了。老人居住在國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也難以適應。更為關鍵的是,除了子女,他們幾乎沒有一個熟識的人,生活得格外苦悶。

正因如此,很多旅居海外的子女就簡單地把贍養老人演變成了定期匯款、定期關心身體一類的應付之舉。實際上,國內的父母在乎的並不是物質上的關懷,情感上的交流才能真正地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這種情感上的溝通是雙向的,不僅來自父母對子女的挂念和“嘮叨”,更取決於子女能否理解父母的心情和心理狀態。事實上,孝敬父母不只是一張匯款單,更是一封家書、一條短信、一個電話或者一段視頻。

當前的科技環境為這種精神和情感的溝通創造了便利條件,各種網絡電話和視頻軟件都可以讓父母輕而易舉地感受到子女的孝心。即便是物質上的孝順,也可以通過網購來完成,有時候,一份來自大洋彼岸的包裹,承載的不單單是簡單的禮物,更是海外華人對父母濃濃的愛意。

同時,海外華人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父母充實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獨立的生活,他們就不會把注意力完全投射到子女身上,才能夠做到真正的空巢不空心。

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海外華人在外努力打拼的同時,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事業和孝敬老人之間做出合理的安排。於情於法,都應該常回家看看,千萬不要等到老人不在的時候再去追悔莫及,慨嘆“子欲養而親不待”。

(責任編輯:墨言)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