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莫因戰略焦慮導致戰略誤判

2012年07月23日08:4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戰略焦慮”使美國亞太外交陷歧途》(本欄19日文章)說,“大國生存之道是‘知其雄而守其雌’,尤其避免意願超出能力范圍導致實力透支、國家衰敗。”此言善哉、實在,豈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但凡一國的存亡興衰,形格勢禁,風雲變幻,都難免伴隨“戰略焦慮”。

近代中國從世界舉足輕重的文明古國衰敗為半殖民地,焦慮得“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新中國一建立,又急了點,15年便要“超英趕美”。今天的中國多了成熟穩重,少了浮躁焦慮。盡管國內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二,仍在不斷告誡自己,發展機遇與風險挑戰同在﹔中國的崛起沒有那麼容易,美國的“衰落”不會那麼簡單。今天中國的戰略清醒和戰略共識,是科學發展、和平發展,是又好又快、穩中求進。

蘇聯一度與美國冷戰,充滿了緊張和焦慮。但從一部冷戰史,中國卻獲得重要的戰略啟示、戰略清醒:社會主義,可以在不發達國家建立,不可能在不發達國家立足。社會主義,不僅以意識形態論優劣,更要以生產力發展水平論高低。

近代大國的崛起,往往“以霸強國”,自然“國強必霸”。而中國正走出一條與以往大國崛起不同的、新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持把發展的基本點放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內需拉動上,同時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相統一,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努力實現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

中國堅持的社會主義,不是冷戰時期那種與西方世界不共戴天的對手,而是順應經濟發展趨勢,融入世界市場體系,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世界多極化趨勢中,致力於世界不同領域、不同層次擴大和深化利益匯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從而為自身爭取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又以自己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的社會主義,不是與誰冷戰的社會主義。君子坦蕩蕩,當然就有定力,能成大器。

冷戰后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長了不可一世的實力,也長了唯我獨尊的驕氣、霸氣和愛管閑事的脾氣。突然發現自己在走下坡路,竟有另一大國要追上來了,於是不習慣不耐煩不高興,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種種焦慮,都在所難免。但此時的政治家就要特別清醒,要有冷靜周全的戰略反思。如聽任戰略焦慮導致戰略誤判,力不從心到處伸手,甚至氣急敗壞“遏制中國”,隻怕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或許美國的政治家會說,美國有責任捍衛世界的人權民主自由,這倒令人感動了。但不妨聽聽我對美國前駐華大使雷德先生的一番肺腑之言。

當時美國正要出兵伊拉克,我說,伊拉克的問題應由聯合國去討論,去幫助督促伊拉克解決,也完全可以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美國偏要代替聯合國去行使職權,還要訴諸武力,中國古代智者老子就說過,“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矣。”

結果怎樣?既傷了手,也傷了元氣,至今還在為如何從伊拉克撤兵煩惱。

不聽老子言,吃虧在眼前。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高級顧問)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