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多部門密集炮轟日本“購島”行動

2012年09月12日14:14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當地時間9月11日11時許,日本政府與釣魚島所謂“島主”栗原家族正式簽署島嶼“買賣合同”,購買金額為20.5億日元(約合1.7億元人民幣)。日本當局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方針宣告成立。針對日本政府與釣魚島所謂“島主”簽署“購島”協議,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昨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政府的所謂“購島”完全是非法、無效的,絲毫改變不了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土主權。中國國防部稱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力。昨天,全國多地民眾發起游行示威,抗議日本“購買”釣魚島。
 
 
                                                 圖片來自北晨網
中國
 
全國人大外委會:強烈敦促日本懸崖勒馬
 
據新華社報道,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就日本政府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發表聲明。聲明稱,日方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損害中日關系的又一嚴重事態。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對此表示強烈憤慨,予以嚴厲譴責。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強烈敦促日方充分認清當前事態的危險性,在釣魚島問題上懸崖勒馬,改弦更張,不要一錯再錯,否則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全國政協外委會:強烈敦促日本停止玩火
 
據新華社報道,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聲明稱,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這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嚴厲譴責。
 
我們強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動,停止在釣魚島問題上玩火,與中方共同努力,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日關系大局。
 
外交部:理解民眾到日使領館示威
 
洪磊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日本採取的所謂“購島行動”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是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的嚴重傷害,也是對國際法理的嚴重踐踏。希望日方改變錯誤決定,停止任何侵害中國主權的行動,不折不扣地回到雙方達成的共識上來,回到談判解決爭議的軌道上來。洪磊表示,中國將根據事態的發展,採取必要的措施,堅定地維護國家的主權。
 
昨天中午,多地民眾抗議日本“購島”行為,有部分民眾到日本駐華使領館抗議。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方近期的錯誤做法激起了全體中華兒女的義憤,這是可以理解的,同時中方也希望公民能夠理性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 
 
國防部: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力
 
據國防部網站消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昨日就日本政府實施所謂釣魚島“國有化”發表談話時指出,中國軍隊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抗議,中國政府和軍隊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我們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力。”
 
耿雁生說,今年以來,日本政府姑息縱容右翼勢力掀起“購島”風波,甚至出面“購島”,嚴重破壞中日關系發展的大局。日本近年以種種借口擴充軍備,頻頻制造地區緊張局勢,接連在釣魚島問題上制造事端,值得亞洲近鄰和國際社會高度警惕。耿雁生強調,中國政府和軍隊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我們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力。
 
中國海監:兩艘海監船赴釣魚島宣示
 
昨天上午,中國海監46、中國海監49船已抵達中國神聖領土釣魚島外圍海域,海監部門已經制定相關行動計劃,將視情況開展維權行動,宣示主權。
 
分析指出,這是對日本企圖將釣魚島主權問題固化的重大打擊,體現了中國政府維護領土和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國家海洋局:將發8顆衛星監測釣魚島
 
 
來自國家海洋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的消息,2020年前,我國將發射8顆海洋系列衛星,形成對我國全部管轄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環境和動力環境遙感監測的能力。
 
據悉,按照《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規劃》,這8顆海洋衛星包括4顆海洋水色衛星、2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和2顆海陸雷達衛星,在形成對我國全部管轄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環境和動力環境遙感監測能力的同時,也加強對我國黃岩島、釣魚島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全部島嶼附近海域的監測。
 
正式發布釣魚島海洋預報
 
中國國家海洋局昨日宣布,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預報台11日起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
 
9月10日,中國政府宣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按照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在中國領域和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海洋觀測預報活動的,都應當遵守該條例。開展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是國家海洋局的一項重要職責。同時,釣魚島附近海域也是各種海洋災害頻發的海域,又是我國漁民的傳統作業漁場,進行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對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確保海上作業漁民、過往船隻和有關部門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活動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9月11日起,國家海洋預報台將每天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未來24小時海況、海浪和海溫等海洋要素變化情況進行預報。
 
歷史和法理証明:釣魚島屬於中國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有史為憑、有法為據。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中國漁民歷來在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從事生產活動。早在明朝,釣魚島等島嶼就已經納入中國海防管轄范圍,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從來就不是什麼“無主地”,中國是釣魚島等島嶼無可爭辯的主人。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末期,趁清政府敗局已定,非法竊取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隨后,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國收回日本侵佔的台灣、澎湖列島等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國際法上業已回歸中國。歷史不容翻案。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對戰后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
 
1951年,日本同美國等國家簽訂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琉球群島(即現在的沖繩)交由美國管理。1953年,美國琉球民政府擅自擴大管轄范圍,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裹挾其中。1971年,日、美兩國在“歸還沖繩協定”中又擅自把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中國政府對日、美這種私相授受中國領土的做法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不予承認。日本政府所謂釣魚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日中之間不存在需要解決的領土爭端,完全是罔顧史實和法理,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談判過程中,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著眼大局,就“釣魚島問題放一放,留待以后解決”達成重要諒解和共識。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門由此開啟,中日關系才有了40年的巨大發展,東亞地區才有了40年的穩定與安寧。如果日本當局對兩國當年的共識矢口否認,一筆勾銷,那麼釣魚島局勢還如何能保持穩定?中日關系今后還如何能順利發展?日本還如何能取信於鄰國和世人?據新華社
 
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1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開全體內閣成員會議,正式決定將從2012年度預算的預備費用中拿出20.5億日元“購買”釣魚島,以實現對釣魚島“平穩且安定的管理”。上午11時左右,日政府正式與栗原家族在合同上簽字,標志著日政府的“國有化”方針正式生效。
 
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希望此舉獲取中國諒解。他在記者會上就“國有化”方針稱,“‘購島’並實施‘國有化’方針意味著日本中央政府將所有權從私人手中收回,是對確保島嶼成為‘日本領土’一部分的必要手段,這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不應當產生任何問題。”他表示,“日方絕不希望此舉影響到中日關系大局。日本希望獲得中方的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不測事態非常重要”,“日本政府會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詳細告知日方的態度和意見”。
 
日本
 
政府決定:20.5億日元“購買”釣魚島
 
據中新社援引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1日上午出席在防衛省召開的自衛隊高級干部會議並檢閱自衛隊,他在訓話時提到朝鮮及中國,要求自衛隊做好萬全准備。
 
野田佳彥說,日本所處的安全環境不透明度正在上升,自衛隊應肩負的責任和期待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在國防上不允許有意外情況。
 
日本防衛相森本敏也在會上指出,美軍新型運輸機“魚鷹”部署在沖繩縣“加強駐日美軍的威懾力,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巨大貢獻。”
 
外交動作:外務省官員來京交換意見
 
記者還了解到,日本外務省11日派遣亞洲大洋洲局局長杉山晉輔緊急前來北京,將就日政府釣魚島“國有化”方針同中方交換意見。衫山晉輔在北京機場表示,“將要與中國政府官員商量各種各樣的事情”。
 
洪磊對此表示,中方將向日方全面闡述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嚴正立場,並堅決要求日方撤銷所謂“購島”的錯誤決定。
 
西宮伸一出任新駐華大使
 
昨天上午,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決定任命外務省負責經濟領域事務的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為新駐華大使。日本政府同時更換了駐美、駐韓、駐華三位大使。現任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將出任駐美大使,外務省負責政治事務的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將出任駐韓大使。
 
記者了解到,西宮生於195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律系。進入外務省后,先后擔任北美局北美二課課長、日本駐俄羅斯大使館參贊、外務省外務大臣官房參贊。2005年8月起西宮擔任駐華經濟公使,任期一年半。西宮2007年開始擔任外務省北美局長,2010年2月起擔任日本駐紐約總領事,2011年1月起擔任外務省負責經濟領域事務的審議官。
 
翻開西宮伸一的簡歷,這位60歲的日本資深外交官屬於“副部級”,目前負責經濟事務的外務審議。他於1976年進入日本外務省,熟悉中國和美國事務。他也在中國和美國擁有較廣人脈,被稱為“現實的政策家”。據稱,西宮伸一善於交涉,《讀賣新聞》評價他“被對方說一句,會回給對方十句”,適合對華談判。分析稱,日本決定起用熟悉經濟事務的人士擔任駐華大使一職,有打“經濟牌”的意味。目的是為了用經濟熱度驅散政治寒流,緩解因釣魚島問題而日趨惡化的中日關系。
 
有關專家也表示,日本欲借撤換大使而非調整對外戰略、改變一意孤行的對外政策,無異於達到緩和緊張局勢的效果。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