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專家稱釣魚島危機預示“冷戰” 中日將趨冷淡

2012年10月08日12:14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娜】中日釣魚島問題近來由於日本的挑舋性舉措不斷升溫,引發各方關注。美國專欄作家奧斯林日前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撰文稱,化解釣魚島問題取決於中國政府,但就算中日兩國最終能緩和現在的緊張局勢,將來的中日關系一定會越來越冷淡。

文章稱,中日近年的經濟往來日趨頻繁,令不少觀察員都以為兩國日后會加強各方面的合作,然而釣魚島問題反而削弱了彼此合作的機會。中日的外交關系一直欠佳,但自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改革開放后,中日的經濟關系變得更緊密。2005年日本向中國的投資額高達65億美元,日本對外貿易組織的一名高級官員當時就認為,中日經濟關系足以克服偶爾出現的政治爭拗。

文章說,現在最危險的是在這場亞洲的新“冷戰”中,政治將會壓到經濟。釣魚島問題所造成的影響一直在擴大。自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於9月悍然宣布“購買”其中3個島嶼后,中國爆發“反日”示威,在華日本企業的運營及業績都受到影響。就在爭議帶來的經濟影響越來越明顯時,野田佳彥還發表更強硬的言辭,公開反駁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釣魚島是中國不可侵犯的領土”的言論。中日之間的口水戰一度有機會演變成真正的戰爭。

文章同時指出,跡象顯示,兩國領導人正以試探形式嘗試為局勢降溫。野田於10月1日重組內閣,任命了親北京的前外相田中真紀子。然而,中日雙方的態度仍然強硬。野田日前就公開警告北京,表示若中日沖突持續甚至爆發軍事沖突,中國將付出比日本更嚴重的代價,文章指出,野田這番言論令經濟前景更黯淡。

釣魚島爭議也提醒了世界,亞洲領土問題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視,也顯示了有關國家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往日的戰爭傷痕仍然存在。雖然中日因釣魚島爆發戰爭的機會較小,但現在的危機已是冷戰的預示訊號,而這危機還會持續多年。最終結果會是,亞洲國家都不能拋開歷史包袱,彼此繼續互相對立,沖突隨時一觸即發。

文章指出,到目前為止,中日雙方都沒在釣魚島沖突上出現人命傷亡。然而,一旦過程中有任何傷亡或錯算,釣魚島沖突就會立刻升級,而中日也會爆發真正的軍事對戰。這樣的話,中日經濟就會受到破壞,全球市場也會變得動蕩,而美國就要決定是否不顧中美關系而履行所謂《美日安保條約》的責任。

文章最后認為,雖然中日最終能避免戰爭,但兩國必然會陷入冷戰,就算現在的危機得以化解,但中日關系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冷淡。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