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港媒:勿戴有色眼鏡看陸生 盡快取消歧視政策

2012年10月12日16: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10月12日電 11日,台行政部門把在台讀書陸生的“停留”身份改為“居住”身份,使陸生具備了參加台灣當地全民健康保險的資格。香港《大公報》12日刊文《台應盡快取消對陸生歧視》說,除了讓陸生參加健保,台灣還應撤除“三限六不”這類限制措施,以提高陸生赴台深造的意願。

文章摘編如下:

台灣行政部門11日通過“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把在台讀書陸生的“停留”身份改為“居住”身份,使陸生具備了參加台灣當地全民健康保險的資格,今后看病將無須再支付高昂的醫藥費。雖然該草案還要送“立法院”審議和通過,但以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多數席次的政治生態來看,草案通過是遲早之事。這對於目前正在島內就讀的1800位陸生和將來有意赴台深造的大陸學子來說,是一大喜訊。

島內高校自去年開始招收陸生,但作為相關配套政策之一的陸生加入健保問題直至現在才露出希望的曙光。這一年多以來,關於陸生看病支付高昂醫藥費,甚至不敢看病的消息不絕於耳,讓人既心痛又驚訝。而最終讓台當局下決心修法讓陸生納入健保的“催化劑”,是上月底就讀淡江大學法文研究所的大陸學生崔耘的重病住院。崔耘每天的醫藥費高達上萬元台幣,光靠學生平安保險與商業醫療險,根本不足以支應,幸虧校方以緊急救助金墊付。但學校畢竟不是慈善機關,一時的資助只是權宜之計,要解決陸生看病貴的問題,還應回到健保這條正道。

按照香港的政策,僑生和外籍學生在台灣讀書超過4個月后均可參加健保,為何陸生就不可以呢?此外,大陸學生就讀期間不得打工、畢業后不可留台工作,但在台灣讀書的外國留學生申請工作簽証后便可工作,每周最長為16小時,畢業后也可留台發展。早前島內社會為人才流失問題紛紛建言獻策,其實人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島內有大學校長就提出,陸生“滿師”后卻要離開,這不等於台灣幫別人培養人才嗎?因此,台灣除了讓陸生參加健保,還應撤除“三限六不”這類帶有“歧視”意味的限制措施,以提高陸生赴台深造的意願。

台當局改善陸生待遇的步伐緩慢,主要因為顧慮民進黨的反對。不管是審議ECFA,還是表決陸生赴台法案,民進黨“立委”頻頻在“立法院”大打出手,逢陸必反。在此話題上是否會如法炮制,各界關注。民進黨“立委”吳秉叡8月曾倡議修法讓陸生納入健保,最后卻被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叫停。但最近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的大陸行又讓各界浮想聯翩,民進黨對陸生健保法案的態度也許會被視為該黨兩岸路線轉型的風向標。(朱穗怡)

(責任編輯:姚麗娜)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