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沂源:公路“減負”有“法寶”

2012年10月12日15:5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人民網淄博10月10日電 金秋,每一位駕車駛入沂源的司機都有了“新感覺”,公路兩邊柴垛垃圾堆不見了,雜亂無章的廣告牌規范了,違規拉土拉沙車不見了、路面整潔了,公路仿佛一下子變寬了。

車過一路煙,柴垛堆路邊,公路負擔重,司機直嘆天!這曾是過去公路的真實寫照,如今干群聯手給公路減負帶來了今天的變化。

“公路減負俺還掌握了一件法寶!”公路局路政大隊長秦成俊,談到今天的變化深有感觸,他笑著說:

“這件法寶其實很簡單,就是干群聯手‘三拳’出擊,用實際行動為公路減負”。

第一“拳”是干群合作。公路局通過電視台進行路政日專題報道,利用各鎮趕大集時間設置路政宣傳崗,組裝了宣傳車,發放宣傳材料4000余份,立體宣傳攻勢營造了多方協作、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工作中我們積極征得沿路各鎮、村和群眾的支持,深入各戶動員群眾移三堆:柴堆、土堆和垃圾堆,對所轄韓萊西線、沂台線、博草線、薛館西線的路域環境開展了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拆除非公路標志標牌、亂搭亂建簡易棚和取締店外經營。

第二“拳”借勢治理。路政與沿線鎮城管部門整體聯動,堅持每天上路巡查,及時將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上報,迅速採取有效措施處治。積極協調沿線鎮政府,集中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在沿線設置垃圾池25處,杜絕了垃圾亂堆亂放現象﹔針對今年工程建設任務繁重、砂石料運輸車輛漏撒現象,深入施工單位、料場、煤礦督促完善防漏撒配套設施,從源頭做好防范治理,加強對重點路段、區域的監督巡查,發現撒漏車輛及時進行取証,確保快速、有效處置,路域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第三“拳”提升服務水平。按照“文明服務示范”、“文明執法示范”的要求,推行服務承諾,AB角工作制,持証挂牌上崗,使用文明用語,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樹立了沂源路政品牌。採取“疏堵結合,退路入市”的人本化管理方法,堵疏結合治理了集市佔路問題,強化路政執法力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加強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保持良好的路政執法隊伍形象。

今年以來,該局巡查公路裡程已達10萬公裡,各路段清理垃圾、柴堆4600余方,如今路上干淨整潔,“減負”后的公路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游客。(左效強 鄒曉光)

(責任編輯:趙鳴飛、安鑫)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