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刺激經濟政策得當措施得力 未產生副作用

2012年10月16日16:35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今年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國際收支更趨平衡,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專家表示,中國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運用得當,力度適宜,推出時機也很精准,並未產生副作用。

運用政策保增長很必要

2012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出現新變化。一方面發達經濟體不景氣造成外需收縮,另一方面國內資源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投資和消費增長趨緩,經濟增速持續回落。這種情況迫切要求採取措施促使經濟快速企穩和回升。

中央決策層強調,今年的宏觀調控要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今年以來的經濟增速仍在預期目標區間之內。但經濟持續下滑的趨勢,讓穩增長的問題變得突出起來。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根據形勢變化處理三者關系的重要舉措。

“穩增長是為了遏制經濟過快下滑的勢頭,是為了穩大局、穩通脹。”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本報記者說,穩增長措施包括降准、降息等貨幣政策,結構性減稅等財政政策,針對出口的一些扶持政策,以及發改委批准的和地方政府進行的新投資項目等。

當前政策得當措施得力

降低流通成本擴大消費、按“十二五”規劃快速啟動重大投資項目、完善外貿出口政策、推進結構性減稅、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減輕企業成本負擔……一系列預調微調措施在2012年密集出台一起發力,為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茉楠指出,前期政策預調微調已見成效,經濟沒有再下滑,目前中國經濟已穩住了,沒有出現硬著陸。

最新數據表明,穩增長政策得當,措施得力。9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有小幅回升。分析認為,PMI回升得益於由地方政府主導、國家發改委作為推手的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這些投資規模超萬億的基建項目對水泥、鋼鐵、機械等行業能夠形成直接利好。預計,隨著更多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制造業企業的境況可能將持續改善。專家表示,去庫存已經開始了,採購量已經上升了,去杠杆也就來的更快了。

出口也較為樂觀。9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6.3%。其中,出口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進口增長2.4%。出口創新高一方面是美國經濟復蘇助推消費,另一方面是國家出台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顯效。

貨幣和信貸增長一直被視為經濟活動的先行指標。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4.8%,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7.3%,均高於市場預期,並創出年內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出我國“穩增長”政策效用正在發揮作用,傳遞出流動性狀況和社會總需求正進一步改善的信號。

穩增長並未帶來負效應

凡事過猶不及,“穩增長”固然好,有些人擔心不要發展成“保增長”,以免過度刺激經濟出現新的產能過剩、物價飛漲、地方債務加重、資產泡沫上升、環境成本加大等弊病。所幸的是,目前中國採取的穩增長措施是預調微調,保持了一定的審慎和適度。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認為,“穩增長”是在經濟沒有出現突發事件的情況下,政府為了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而要實現的一種預期目標,一般都採取趨於中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保增長”是政府為應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出現重大變化,造成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持續大幅度下滑時而採用的一種非常規的宏觀經濟政策,一般都採取強刺激的措施,通常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相對於2008年,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回落幅度沒有那麼大,因此貨幣和財政政策也沒有採取那麼大的力度。”張茉楠說,政策力度適當,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負作用。

現在未出現負作用,不等於未來不會有負作用。張茉楠提醒說,任何政策都有時滯性,要警惕未來產生負作用。目前全球為保增長都在釋放流動性,美國有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日本加大量化寬鬆規模,歐洲有OMT(無限量購債計劃),韓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也在降息,現在國內外的需求還沒起來,所以通脹沒反彈,若經濟企穩后,需求也起來,貨幣流動性肯定會反映在價格上漲上。

張茉楠建議,當前要把握好刺激經濟的度,把握“度”體現在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上。要根據國際國內經濟變化情況適時適度調整穩增長政策,比如全球都在寬鬆貨幣,若我們也寬鬆,合力加碼,就不叫微調,成為超調了,將會產生一定的負作用。本報記者 羅 蘭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