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華爾街日報:沒有IBM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2012年10月15日17:18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0月10日文章,原題:華為崛起背后的重要力量——IBM。

國會批評者聲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剽竊過來的技術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而這家中國公司的高管說,華為崛起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IBM。

華為長期否認不良行為指控。但自從它在過去10年從無名小卒變成電信設備行業的一支強大力量以來,其所作所為便備受關注。

美國政府的擔憂在這個星期達到頂點。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將華為定性為安全威脅,提醒美國電信公司不要跟它做生意。

華為曾用它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即IBM )等企業的關系來解釋自己的擴張。負責美國市場的高級副總裁丁少華(Charles Ding)今年早些時候接受採訪說,華為從1997年以來一直與IBM密切合作,IBM對華為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丁少華說,沒有IBM,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華為。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沒有說美國咨詢公司對於幫助華為從事受指控行為負有責任。IBM拒絕詳細討論它與華為的關系,隻說它為全球成千上萬的客戶提供咨詢服務。

中國商務部周二說,報告結論沒有根據,可能損害中美關系。

據華為高管說法和公開文件,IBM向華為傳授了西方管理技術,並將自己的技術與華為的產品打包,幫助華為從本土角色成長為國際化大企業。IBM的咨詢師從20世紀90年代起跟華為合作,並繼續在重要行動中為它提供幫助。

2000年,兩家公司公布聯合開發網絡設備的計劃。去年,IBM為華為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拓展提供咨詢。這方面業務約佔華為2011年收入的五分之一。

華為表示它還聘請過埃森哲(Accenture)、波士頓咨詢(Boston Consulting Group)、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美世(Mercer LLC)和合益集團(Hay Group)的咨詢師,過去五年為升級管理流程花了4億美元。

波士頓咨詢、美世和普華永道表示它們不談客戶關系。埃森哲和合益集團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總部位於巴黎、在33個國家開展業務的電信運營商法國電信(France Telecom )的首席執行長理查德(Stephane Richard)說,西方化的管理模式和客戶關系使華為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理查德說,華為在研發方面表現非常出色,而且擁有非常強大的管理團隊。

過去10年,在為產品和服務尋找快速增長市場的過程中,一些美國公司積極地把目光投向中國。但是,由於中國政府和商業活動緊密聯系,跨國公司不得不面對一些艱難的選擇。

為了進入在中國看來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的航空和汽車市場,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等公司不得不貢獻出寶貴的資產和技術。由於不願遵守中國的審查制度,谷歌將搜索和其他服務搬到香港,此后失去了一些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李文慧、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