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華爾街日報:沒有IBM就沒有今天的華為?【2】

2012年10月15日17:18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華為的主要業務是銷售支持手機系統等電信網絡的設備。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擔心,中國的軍方可能會在這些設備上做手腳,從而干擾或是截獲美國的通訊內容。

華為曾多次否認與中國軍方有聯系,並主動提出將其設備交由第三方檢查,但是這些指控一直難以被撼動。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周一的報告中建議,美國政府和美國公司避免使用華為以及另一家中國供應商中興(ZTE Corp )提供的設備。

今年以來,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一直呈緊張態勢,而該報告的發布則讓這種緊張關系達到頂峰。中國在貿易上的做法已經成為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來自共和黨的挑戰者羅姆尼(Mitt Romney)在選戰中爭論的焦點。

在本周發布的一則互聯網廣告中,奧巴馬競選團隊試圖通過羅姆尼曾經就職的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將羅姆尼與華為未能完成的一樁收購美國公司的交易聯系起來。

中國政府周二發布的聲明則是到目前為止針對美國國會報告的最強硬的回應。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說,這份報告僅憑主觀臆測和不實依據,對中國進行無端指控。

美國白宮發言人海登(Caitlin Hayden)說,美國政府正在仔細研究這份報告,並且正在與電信業密切合作,以發現國家安全面臨的風險。

她說:我們有責任保持警覺,以確保我們國家安全方面的利益得到保護。

此事引發的政治辯論掩蓋了全球化業務的復雜性。在全球拓展業務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力求在各種利益間實現平衡。

丁少華說,在華為發展的早期,其創始人任正非聘請IBM幫助公司建立核心業務部門,包括研發、產品開發、供應鏈和財務管理。他說,當時IBM向華為派出了約200名顧問從事這些項目。

IBM當時正在首席執行長郭士納(Louis V. Gerstner)的領導下扭轉自身局面。郭士納的計劃核心是要將這家電腦公司轉變為一個全球服務巨頭。

而華為當時是數家業務重心為在農村地區銷售電話設備的中國公司之一。1998年,華為將業務擴大至中國的城市。在之后的兩年中,該公司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了研究中心,這是IBM的經典手法,幫助華為拉近了與潛在新客戶的距離。

2000年9月,IBM宣布與華為達成一項協議,以加快華為高性能網絡通訊系統的推出。根據該協議,IBM為華為的路由器和光纖傳輸系統提供了電腦芯片和其他成熟的技術。這兩家公司還合作進行研發,使雙方的技術能夠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丁少華說,該協議幫助加快了華為的產品開發,並贏得了歐洲的訂單。2001年,華為贏得了與西班牙和德國電信提供商的首批合同。

2003年至2005年,華為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主要提供商之一,與愛立信(Ericsson)和阿爾卡特(Alcatel SA)等老牌公司競爭。阿爾卡特后來與朗訊(Lucent)合並。

華為與巴西、韓國、拉美和歐洲的主要電信運營商達成了交易。到2006年前,華為年收入為110億美元,其中國際銷售收入佔了65%。西方顧問如今正幫助華為向新的業務領域擴張。2010年,華為說,該公司與IBM和埃森哲合作,聯手設計一個旨在為電信提供商管理網絡的外包業務流程。這是一種日益增強的行業趨勢。

去年9月,華為聘請IBM的顧問為其新建立的手機業務提供品牌營銷方面的建議。手機業務是華為消費產品部門的一部分。去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24億美元,其中消費產品佔了21%。

今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辦的一個大型無線行業展會上,華為宣布與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在中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便開發使工人可以用移動設備收發電子郵件和獲取商業軟件的技術,這是企業界一個迅速增長的新型業務。

西班牙電信運營商Telefonica SA前高管希利(Trevor Healy)說,華為利用西方公司的現代管理技術,這將美國政府置於一個有些尷尬的處境之中。

希利說,你不能先是教別人如何嘗試做一件事,然后當別人真的嘗試時又抱怨個不停。他目前擔任無線廣告公司Amobee首席執行長。

(責任編輯:李文慧、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