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開工 民資首次進入油氣管道領域【2】

2012年10月17日13: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引入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大力推進設備國產化

中石油有關人士介紹,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引入了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乃國內油氣管道領域首創。

2012年5月30日,中石油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寶鋼集團簽署了《西氣東輸三線管道項目合資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西氣東輸三線建設。截至目前,西氣東輸三線合資各方已開展了合資合同和章程談判,進行了運營合同、建設合同和運輸合同的商務談判,基本達成一致,整體工作進展順利。

除融資外,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建設還將進行一系列創新嘗試。

為打破長期以來國外公司對中國長輸天然氣管道關鍵設備的壟斷,支持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統一組織下,中國石油將首次在新建長輸天然氣管道上大規模應用國產化電驅、燃驅壓縮機組、大口徑干線截斷球閥。

為進一步提高國內管道建設水平,中國石油將在西氣東輸三線開展600公裡機械噴涂液體聚氨酯補口等一系列新技術應用。與傳統技術相比,新技術將有效保証補口防腐層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填補了我國管道建設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介紹,繼“西三線”之后,中國石油還將建設西氣東輸四線、五線等,繼續引入境外天然氣,在全國形成縱橫南北、橫貫東西的天然氣供應網絡,讓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地區的群眾都能用上優質、清潔的天然氣。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升至30%。可能倒逼價格改革

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的開工將拉動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這引發了業內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期待。

國家能源局提供數據顯示,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天然氣產業有了跨越式發展,消費量從2001年的274億立方米,增加到今年預計的1500億立方米,近十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6.7%。

但是,我國的天然氣利用形勢仍不容樂觀。一方面目前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僅為4.6%,比國際平均水平低近20個百分點,13億人口僅有14%用上天然氣,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對天然氣的需求日益增長,天然氣產業還需要大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天然氣資源短缺,盡管國家已制訂了加快頁岩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規劃,但規劃實施見效需要一個實施過程,新增需求仍主要依靠進口支撐,對外依存度已由2007年的5.8%上升到今年預計的30%。同時我國儲氣能力建設滯后,儲氣比僅為2%,遠低於12%的國際平均水平,直接影響到供氣安全,建設任務十分繁重。

在16日“西三線”開工儀式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明確指出,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必須高效節約利用,要堅持統籌資源供給和市場開發,加快完善天然氣價格機制,加強天然氣利用政策引導,優化用氣結構,科學安排用氣項目,優先保証居民生活、公共服務設施需要,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我國天然氣產業健康發展。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市場天然氣供應量的不斷提高,有望倒逼改革加快步伐,盡早實現天然氣價格良性形成機制。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