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國務院批復8省區市海洋功能區劃 嚴控圍填海規模

章軻

2012年10月18日15:0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一日批復八省市海洋區劃

國務院嚴控圍填海規模

章軻

8個省區市的海洋功能區劃在同一天批復、同一天對外公布並不多見。

16日,國務院發布了10日批復的廣西、山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河北、天津等8個省區市的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區劃均明確提出了各自的建設用圍填海規模控制指標。

明確圍填海規模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明確,到2020年,全區建設用圍填海規模控制在1.61萬公頃以內。山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河北、天津的海洋功能區劃分別規定建設用圍填海規模控制在3.45萬公頃、33350公頃、5.06萬公頃、26450公頃、2.53萬公頃、14950公頃和0.92萬公頃以內。

國務院在批復中表示,“《區劃》是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法定依據,一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應“嚴格執行項目用海預審、審批制度和圍填海計劃”。

1989年和1998年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分別開展了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區劃工作。2002年8月《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編制完成,並由國務院發布實施。今年3月3日,《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年~2020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推出的新一輪全國海洋功能區劃。

“海洋功能區劃制度是《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兩部法律共同確立的一項基本制度。”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說,有了這項區劃,就可以實現“規劃用海、集約用海”。

但能否做到這一點,還要看各地是否真正嚴格執行圍填海計劃。記者此前在天津、山東等地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沿海各省區市競相提出了宏大的海洋開發戰略規劃,加快向海洋要食品、要資源、要通道、要效益,填海的強度不斷加大。

記者此前在渤海灣灤南灘涂圍墾出來的人工島看到,無數個“磕頭機”正在不停地從地層深處抽油。在驅車前往南堡村的路上,吹沙填海已經造就了一大片新土地。

渤海灣濕地及紅腹濱鷸項目執行人楊洪燕告訴記者,1974年至1993年之間,在津唐地區共有總計313平方公裡的潮間灘涂被圍墾主要用作鹽池。截至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共圍墾灘涂108平方公裡,曹妃甸新區共圍墾灘涂110平方公裡。根據當地規劃,天津濱海新區和曹妃甸新區在2020年之前還要圍墾更多的潮間灘涂。

多數沿海岸線被圍墾

據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海洋課題組介紹,近十年來,我國沿海掀起了以滿足城建、港口、工業建設需要的新一輪填海造地高潮,從1990年至2008年,我國圍填海總面積從8241平方公裡增至13380平方公裡,平均每年新增圍填海面積285平方公裡。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介紹,這一輪填海造地的特點是從零散圍填海作業轉向“集中集約用海”名義下的大規模連片填海造地。規模大,填海造陸速度快,主要用於大型化工、鋼鐵、港口等沿海產業及城鎮建設,圍填海項目審批缺乏生態環境意識,項目實施的監管不力,現有法規難以全面落實。

統計顯示,圍填海使我國濱海濕地面積銳減了57%,許多濕地鳥類棲息地和覓食地消失,海洋和濱海濕地碳庫功能下降,碳匯功能喪失,濕地生態服務價值大幅降低。

國合會預計,我國圍填海所造成的海洋和海岸帶生態服務功能損失達到每年1888億元,約相當於目前國家海洋生產總值的6%。

國家海洋局曾提出,未來,我國35%的海岸線要保持自然狀態。但海洋部門的調查數字顯示,像渤海灣地區超過70%的沿海岸線已經被圍墾。

“我國海洋功能區劃提出,全國11%的近岸海域應建立保護區,到2020年,這些保護區總面積要達到中國領海面積的5%。而目前這一數字不到1%。”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項目高級官員王鬆林對記者說。

劉賜貴介紹,海洋部門將對圍填海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對地方圍填海實際面積超過當年下達計劃指標的,暫停該省(區、市)圍填海項目的受理和審查工作,並嚴格按照“超一扣五”原則扣減下一年度指標。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