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文匯報:促進兩地融合 符合港人利益

2012年10月18日14:27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文匯報》10月18日社評:

特首梁振英昨日出席新一屆立法會會議闡述施政理念,提及兩地關系時強調不應“閉關鎖港”。面對亞洲多個城市的競爭,香港需要內地作為發展自身的腹地,兩地融合交流符合香港利益,已是社會主流共識。少數人炒作兩地因文化差異所引起的摩擦和矛盾,主張“去中國化”,閉關鎖港,與廣大市民利益背道而馳。社會各界對“去中國化”須保持警惕,謹防干擾,確保兩地合作關系仍能在友好互惠的基礎上健康發展。

事實上,香港不可能離開國家發展,當世界各國都積極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拓展發展空間的時候,香港近水樓台先得月,與內地融合發展捷足先登。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和內地融合的關系,對兩地發展舉足輕重,互惠互利。中央出台CEPA、自由行等一系列措施,讓香港經濟受惠良多。強化兩地合作是香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証,符合港人的利益。

應該看到,兩地人員交流頻繁,難免出現一些爭執和摩擦,香港需要實事求是處理這些融合期間出現的現象。但是,近期少數人不斷利用這方面的問題,炒作所謂“赤化香港”、“割地賣港”等議題,欲癱瘓東北發展計劃,拒絕和內地合作,自我封閉。這些人士標榜“去中國化”,激化對立,製造矛盾,為香港和內地合作發展帶來干擾,設置發展障礙。新界東北鄰近深圳,發展潛力不容低估,隻要規劃得宜,善加利用,可有效帶動香港整體經濟。“去中國化”主張隻屬少數人意見,但其對兩地融合發展的負面衝擊不可忽視,需社會各界高度警惕,以免成為日后香港經濟發展的桎梏。

目前樓價及租金水平與市民承擔力脫節,房屋問題迫在眉睫,亟需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務實解決。梁振英考慮到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可能再虛耗時間,短期內不會重提,先放下爭議,以集中精力優先處理市民關注的民生事務,是顧全大局的務實做法。新政府上任以來,已公布一系列解決方法,包括短中期十項有關房屋的措施,處理樓價過高和土地供應緊張等問題,未來仍會密切注意房屋供求情況,回應市民訴求。各界應以務實態度,共同推動特區政府有效施政,讓利民政策早日落實。  

(注:以上評論僅為轉載,並且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任編輯:李文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