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華人“隱居”英國中小城市的悠然和煩惱

2012年10月22日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到英國工作和學習的華人大多都面臨過這樣一個選擇:究竟是居住在繁華且發達但生活成本昂貴的大都市倫敦,還是“隱居”其它幽靜閑適、成本較低的二三線城市?

作為英國首都的國際大都市倫敦,有著全英最大的華人社區,同時作為國際金融經濟中心,倫敦每年也吸引著許多從其他地方畢業的大學生來此尋找機會。但是居住在此也有諸多不得不面對的煩惱,比如花費在租房、交通上的費用對於許多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是難以承擔的。相比之下,英國二三線城市,比如英國華人和留學生比較集中的謝菲爾德、萊斯特、考文垂等等中小型城市的日常花費則低很多,但是相應的工作就業和發展機會也少了很多。《華聞周刊》採訪了一些曾居住過和仍然住在英國一些中小型城市的華人,了解他們在不同城市生活的感想和煩惱。

中小型城市居住 房租成本並不低

大多居住中小型城市的受訪者對《華聞周刊》表示,在倫敦交通費成為不得不支出的一筆不小的費用。雖然居住在英國其他城市幾乎不太需要在交通上花費太多,但生活成本是否就一定比倫敦低很多呢?

現居劍橋的凌小姐表示,劍橋的房租價格和倫敦相差不大。她說:“我現在租住的學生宿舍每個月要付500鎊的房租,感覺和倫敦差不多。我也試過去校外找房,但是發現房租價格反而更貴。”

類似情況的還有曾居住在華威的楊瀟,她搬到倫敦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此前在華威居住了近一年的時間,她認為在華威的生活成本反而比倫敦要高一些,她說:“之前在華威的時候是住在學生宿舍的,一周要120英鎊。我現在住在倫敦的東二區,一周隻要100英鎊。”

Rita從萊斯特搬到倫敦不久,在房租價格上Rita覺得萊斯特要比倫敦便宜一些,但是其實差別不大。她說:“我現在住的地方在倫敦二區,房租一個月大約是500英鎊左右,之前在萊斯特月租差不多。”

張泓森在英國謝菲爾德住了兩年的時間,他覺得謝菲爾德的房租價格這兩年來持續上漲,而且由於學生太多,市中心附近的房子往往很難有空缺。他說:“我現在租住的學生公寓每個月大約是450英鎊,2011年的時候同樣的房間隻要400英鎊左右。”同時張同學也表示,由於中餐館的便利,自己在飲食上花銷很大:“有時候下課了就直接去餐館吃飯,一頓飯的價格大約是7鎊。這樣比起自己做飯要貴出很多。”張同學對記者表示,他每個月支出在飲食方面的費用大約有500英鎊。

二三線城市 交通支出較少

現居劍橋的凌小姐認為,雖然每個月幾乎不需要花什麼交通費,但是在劍橋出行並沒有很便利。凌小姐告訴《華聞周刊》,劍橋的市中心規模不大,平時上課步行就可以。但是劍橋的交通系統並不是十分完善,中國超市或其它大型超市幾乎都不在市中心,所以她和朋友也會選擇以拼車的方式集體出行,或是選擇網上購物。

凌小姐還介紹說,在劍橋有很多人都選擇騎自行車出行,因為公交線路設計不夠合理,很多地方要倒很多次車才能到。

楊瀟認為搬到倫敦后交通費用成了一筆很大的開支:“每次換工作我都會要搬家,盡量搬到近一點的地方。不然每天花在地鐵上的費用太貴不說,早上坐太久地鐵到了辦公室就沒精神工作了。不像在華威步行就夠了。”

但是張同學對《華聞周刊》表示,在謝菲爾德生活幾乎不用支出什麼交通費用,因為市中心的購物場所都很集中,特別是大大小小的中國超市、中國餐館等出門就能到,所以在交通上幾乎花不了什麼錢。他說: “我平時出門幾乎都是步行,如果周末需要去到遠一點的購物中心就可以搭電車,票價3.7英鎊來回。”

Rita覺得萊斯特和倫敦的出行便利程度也差不多,她說:“萊斯特城市規模小,出行基本是步行,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都能在市中心找到。而搬到倫敦之后由於公司有交通補助,出行幾乎也不用花錢,就是時間要久一些。”

生活質量和工作機會 比居住成本重要

雖然居住在倫敦要比其它城市的生活成本要高,但是受訪者均表示,比起安靜的小城市,倫敦的生活質量要高很多,工作機會也會更多。

“在倫敦每個周末我都可以出去看各種展覽、博物館和劇院什麼的,這些在華威是找不到的。”楊瀟說, “在華威一到周末就很無聊,最多去下KTV,有的時候還會搭火車去倫敦玩。”但是楊瀟表示她最喜歡倫敦的是在這裡能有更廣闊的朋友圈,她說:“倫敦對我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城市,這裡機會多,朋友圈廣,在這裡生活自己的眼界也開拓不少。”楊瀟認為自己今后還會繼續在倫敦生活下去。

Rita也認為在倫敦能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她說:“這裡有更多的工作崗位,能夠結識更多的人,年輕人在這裡生活會覺得很有活力。”但是Rita覺得如果今后自己生活穩定了,不想再打拼下去的時候,就會想去小一些的城市居住,因為那裡的生活會安逸很多,空氣質量也更好,也希望那時候生活成本不會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張泓森覺得自己畢業之后會想到倫敦來“闖一闖”,他說:“畢竟倫敦是大地方,謝菲爾德生活節奏太慢,擔心住久了人會變懶。”

凌小姐認為畢業之后自己可能會選擇去一個比劍橋要便宜一些的地方生活,畢竟生活成本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她說:“倫敦也不一定是唯一有機會的地方。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想去靠近大城市的小鎮,可能比劍橋再小一些,而且不會那麼貴的地方。”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