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足球與經濟

楊子岩 

2012年06月19日11:34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周邊朋友自從歐洲杯開幕之后就開始迷迷糊糊,每天熬夜看球燃燒了激情,卻也耗費了體力。

盡管還未結束,但似乎大家對結果早已胸有成竹。微博上有一個段子:誰也不敢贏德國,贏了德國會借不到錢。希臘也不會墊底,讓希臘輸了就別想得到欠下的錢。

這樣一種吊詭的說法,可能不足為信,但至少讓人得以窺見足球與經濟的聯系。

再看看周邊,依托於歐洲杯,不少商家極為重視這個賽季,費盡心思地把自家的商品和歐洲杯攀上聯系。酒吧的酒水在球迷的激情中不斷地揮洒,大排檔外隻要安裝一台電視就能招攬不少生意。

衰落的歐洲急需這樣的一場體育盛事來刺激低迷的經濟。這在歐洲的歷史上已有先例。1954年,德國在足球賽上奪冠的一個直接的后果就是促進了德國經濟的強勁發展,歷史上稱之為“伯爾尼奇跡”。這個奇跡讓德國領導人很相信足球的魔力,每到重大賽事之前,總理默克爾總會親臨一線慰問足球隊的隊員並全程觀賽。

今年的歐洲杯被世人稱為“歐債杯”,或者“歐洲悲”。這調侃背后,是輿論對歐債危機升級擴散的擔憂。

歐洲不可能不看重足球這個市場。在全世界的觀眾中,有20億深為足球著迷,而同樣吸引大眾的籃球隻吸引了12億人。

足球本身也在提醒世人,這世界除了金融界和銀行界,其實還有別的。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分析,德國的伯爾尼奇跡,背后真正的動力是馬歇爾計劃、德國的人才儲備、法律環境的完善等因素,僅靠一個月的足球賽來提振經濟是不切實際的。

政治家們還會繼續在政治層面解決問題。正在召開的G20峰會,討論的核心問題就是歐債危機。世界市場密切關注的還有希臘的選舉。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提議,歐洲不僅需要貨幣聯盟,而且需要出讓某些主權,從而把歐洲變成一個政治聯盟。

既然久而未決的政治還沒有解決問題,那就甭管足球能不能拯救經濟,試上一試,即使成效不太顯著,至少也會增加些樂趣,緩解一下民眾中存在的緊張情緒。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6月19日   第 06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