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女子180萬買理財產品半年僅剩1萬 銀行堅稱無責

2012年09月25日16:00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青島一銀行VIP客戶王女士存入180萬元辦理黃金理財產品,半年時間巨虧179萬元。

昨日,涉事銀行官方微博回應表示:該名客戶辦理的為黃金T+D業務,非銀行理財業務,銀行作為第三方僅為客戶提供交易平台。

青島一銀行VIP客戶王女士存入180萬元辦理黃金理財產品,半年時間巨虧179萬元。而銀行卻將這樣的巨虧視作理財經理的個人行為,銀行沒有責任。巨虧后的王女士憤而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但銀行堅持自己無責。昨日下午,涉事銀行官方微博回應稱,這名客戶辦理的是黃金T+D業務,非銀行理財業務,銀行作為第三方僅為客戶提供交易平台。客戶究竟在銀行理的什麼財?為什麼黃金T+D業務會從180萬虧成1萬元?

■名詞解釋

黃金T+D:T指時間,D指遞延,是指以保証金的形式進行的一種黃金現貨延期交收業務。其特點是:以保証金方式進行買賣,交易者可以選擇當日交割,也可以無限期的延期交割。

風險

客戶投資180萬、50萬,都虧得隻剩1萬元

據報道,去年4月份,王女士在青島一家銀行與銀行理財經理薛某簽署了一份委托理財協議,將180萬元人民幣交由薛某管理,進行黃金T+D交易,合同期限為一年。然而不到半年時間,王女士的交易賬戶中卻隻剩下了1萬余元,理財經理薛某也已經離職。事實上,王女士並非個案。據報道,早在今年“3·15”之際,就有5位該行VIP客戶投訴理財變騙財,經手人也都是理財經理薛某,幾名客戶的50萬元投資也都被虧得隻剩下1萬元左右。巨虧后的王女士多次向銀行投訴,並最終將銀行告上了法庭。

王女士的代理律師也指出,針對此案銀行有三處明顯的過錯。其一,沒有對客戶進行風險評估﹔其二沒能考慮客戶在理財中風險的承受能力與匹配﹔其三,沒有要求客戶簽署黃金交易所要求的相關法律文件。他認為,這些不合規的舉措產生的合同本身就是違規的,而王女士與銀行也因此達成了事實上的合同關系,因此,銀行必須承擔應有責任。

客戶買“理財產品”巨虧的消息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網友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地批評銀行違規操作、沒有道德底線。有網友表示,此案至少暴露出銀行風險失控、銀行內部管控疏失等多方面問題。“銀行將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歸為個人行為,顯示出內部的管理混亂,有失誠信。”

昨日,涉事銀行官方微博回應表示:該名客戶辦理的為黃金T+D業務,非銀行理財業務,銀行作為第三方僅為客戶提供交易平台。

提醒

黃金T+D風險大,客戶最好自己操作

如果真是銀行所說的黃金T+D業務,為什麼會讓客戶資金從180萬虧成1萬?昨日南京一家銀行外匯投資專家告訴記者,黃金T+D交易的確風險比較大。他分析了三點原因。首先,黃金T+D交易採取杠杆交易,收益和風險都會被放大五六倍。“如果客戶不停地交易,但是又不停地看錯方向,由於杠杆作用,那麼即使180萬元資金也有可能很快虧光。”此外,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T+D交易時間是不連續的,周五晚就沒有夜市,而一旦周五晚國際上出台重大消息影響黃金白銀價格,那麼周一金交所黃金價格很可能跳空,對投資者的打擊就是致命性的。“而往往國際上重大的消息總是在周五出台,比如美國每月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就是周五晚出來。”據介紹,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並不是跟國際行情一樣24小時交易,只是上午、下午、晚間各一時間段交易,所以一旦空當期發生重大事件,對客戶就有可能造成致命性打擊。上述外匯投資專家介紹,黃金T+D交易風險大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採取的是撮合交易規則,客戶沒有辦法挂單止損。“打個比方,比如客戶在360元買入的黃金,若客戶想把損失控制在10元以內,其他黃金投資方式可以允許客戶挂出350元的止損單,一旦黃金價格跌破350元,就能結單。”但是黃金T+D交易因為是撮合交易,沒法挂這樣的止損單,一旦行情變化較大,而客戶又沒注意時,就沒有辦法幫客戶減小損失。

南京一家銀行相關人士也提醒,黃金T+D交易的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大,投資者最好有期貨操作經驗。“另外即使投資,也最好是自己交易。即便是找投資公司合作,交易權也應該放在自己手中。”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