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內地二三線城市爭建摩天大樓遭質疑【2】

溫源

2012年10月18日15:07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一“高”遮百丑?

毫無疑問,各地建設摩天大樓在博人眼球方面成效顯著,但問題是這些二三線城市真的需要一個“高入雲霄”的大樓嗎?巨額投資能夠轉化為現實效益嗎?

據了解,摩天大樓建成后能否獲得收益,關鍵取決於出租率。一般來說,以收租償還投入成本一般需要15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出租率的高低往往與所在城市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密切相關。在北京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例高達75%,使得商業對甲級寫字樓的吸納量每年能達到六七十萬平方米。同時,超高層建筑的維護費用一般也是普通建筑的3倍以上,高額的維護成本進一步推高了租金。

“在經濟發達程度、商業密度及可能產生的聚集效應都與一線城市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在二三線城市建高層建筑,當地的經濟實力及消費能力能否承受高昂的租金、物業等運營值得商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鬆對記者表示,一些二三線城市不顧本地經濟情況而熱衷建設摩天大樓的現象值得警惕,這種做法並不符合市場規律和商業規則,獲得收益甚至收回成本都很難,不僅給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隱憂,還造成巨大的浪費。

同時,摩天大樓的建設周期長,很容易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一旦建設資金沒能及時跟上,很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並最終擱置的情況。近期備受矚目的“東方之門”項目就被曝自2004年拿地至今已有近9年時間,卻仍未能完工,去年下半年啟動預售以來銷售也表現平平﹔2001年開建、原本計劃2008年竣工的溫州“世貿大廈”至今仍未完工,城市地標正面臨成為“爛尾樓”的尷尬。

事實上,摩天大樓常常是城市建設的一次冒險。如果其設計風格、建筑材料等與城市總體色調相符相稱,則可以為一座城市的獨特形象增色,反之則可能對之造成損害,而長期備受批評。“因此在做出修建摩天大樓的規劃前要認真論証,反復評估,避免因失誤而破壞城市的整體風格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在經濟並不算高度發達的國內二三線城市更要慎之又慎。”張鬆指出。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