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南京市委書記:官員要改變應對突發事件鴕鳥心態

2012年10月23日09:40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昨日,南京舉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黨委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班,200多名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言人助理,接受為期三天的業務研討學習和實戰模擬演練。新任南京市委發言人王為崧、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王國夫公開亮相。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專程趕來培訓班授課,現場發現並爆料了一則大新聞——19名新聞發言人缺席培訓,建議媒體點名曝光。

-書記爆猛料:

19名新聞發言人上午逃課

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趕到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給200多名學員講話授課。看完培訓班名冊和課程后,他就現場爆料了一個大新聞:“今天我先發個言,很多新聞發言人沒到,所以我提議:向新聞單位公布所有的新聞發言人名單,同時公布沒有參加培訓班的所有新聞發言人的名單。”他現場發布的這個新聞無疑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如果你很忙?難道我們在座的都不忙嗎?”他特別向在場媒體記者提議,在次日見報的版面上把參會的新聞發言人與未參會的分開刊登。這則大新聞發布后,反映強烈。一個小時以后,就有缺席的新聞發言人面容焦急地趕了過來,坐到最后一排。

據悉,南京目前區縣和部門單位黨政部門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言人助理共200多名。當天上午有19名新聞發言人缺席,新聞發言人助理有106人到會,還有20人缺席。

-談新聞執政力:

領導干部要改變“鴕鳥心態”

在培訓班的授課中,楊衛澤闡述了他的新聞執政觀:新聞執政能力的核心是能熟練運用新聞媒體報道進行黨和政府日常議程設置,進行公共危機管理和做好重大正面宣傳,從而強化執政公信力和合法性。

南京市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網絡問政平台建設、“南京發布”官微打造走在了全國前列。楊衛澤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指出,有些部門和單位在工作中,不關注媒體,不重視輿論,碰到問題驚慌失措,處理過程缺乏經驗。出現突發事件后,一些干部第一反應就是捂著、掖著、蓋著。他強調,如果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仍然以“鴕鳥心態”以一變應萬變,不僅僅無益於“政府公信力”的塑造,難免還會陷入輿論的熱議之中,甚至影響社會安定。

-發言人新要求:

要能做到“說明大事、說細小事、說透難事、說清壞事”

南京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領先全國,目前南京市委已經有3任新聞發言人,南京市政府已有四任新聞發言人。楊衛澤注意到,在一些機關部門,雖然有新聞發言人,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新聞發言人成為擺設,成為“不發言人”,一年365天都不發言。二是,新聞發言人成為“被動發言 人”,有壞事、急事、大事才被迫發言,不得不發言。第三個問題,則是黨政新聞發言人不分,由宣傳部代為發言,自己作為責任主體卻躲在背后,權責不清。

對於新聞發言人的工作准則,他也提出了細致的要求:“重大政策出台、重點工作推進,必須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發生后,必須盡快發聲,不能等謠言漫天飛的時候再出來說話。每個新聞發言人都要做到說得好,說得准,說明大事,說細小事,說透難事,說清壞事。”

南京市委宣傳部將就新聞發言制度出台新的規定,擬規定各類部門的新聞發布頻次。“新聞發言人至少平均一個月發一次言吧,一次都不主動發言,就說明一件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城市的事情都沒有干。”楊衛澤說。

市委市政府新發言人亮相

在昨日亮相的100多名新聞發言人中,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新任新聞發言人格外受關注。此前,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新聞發言人由一人擔任,都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

市委新聞發言人王為崧 從新聞發布的幕后走到台前

南京市委副秘書長王為崧對於媒體並不陌生,看到記者很多能直接叫出名字,在市委辦公廳工作10多年的他,此前也經常為新聞發布工作忙。在南京市委首任新聞發言人曹勁鬆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王為崧作為市委副秘書長也在主席台,不過他笑稱那次是“配合”。這次他正式走到台前,擔當南京市委第三任新聞發言人。“要說當發言人的變化,其實還是心態,最大的感覺是壓力。”王為崧坦言,直面媒體和公眾,是一種挑戰,“對我的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記者了解到,王為崧畢業於南大歷史系,畢業后分配到市委黨史辦,此后考入中央黨校,碩士研究生畢業。1994年進入南京市委辦公廳工作至今。

市委新聞發布會將主要講哪些內容?王為崧表示,這將與政府新聞發布會有所區別,側重全市重大決策,如科技人才、中長期規劃等,也會特備注重百姓關心的民生政策、公眾關注的重大問題等。他透露,新任市委新聞發言人的首場發布會有望於下月舉行,發布的主題暫沒確定。

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王國夫 原來就是干記者出身的

“我原來是你們的同行。”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王國夫笑著回顧自己的工作變化,從記者變成公務員,如今變成了新聞發言人。他說,自己做好新聞發言人的最大的信心來源是自己曾是媒體人,了解媒體記者的工作。他曾經在媒體當過多年的記者、編輯。

作為南京市政府第四任新聞發言人,他談了自己上任后的心願:首先就是當好發布員,按照授權發布,通過媒體客觀公正報道。第二,是當好服務員,以敬重公眾、敬重媒體、敬重記者之心,及時客觀發布重大決策、政策和工作。 在被問到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他告訴記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遵循新聞規律,通過有效的新聞發布,把政府的決策、部署和民眾的需求和願望更好地對接起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我的第一場發布會時間就在本月,目前正在組織中,是有關民生方面的。”王國夫向記者透露。

前幾任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南京市委新聞發言人:曹勁鬆(現任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德生(現任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寧(現任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勁鬆、王德生 (記者仇惠棟)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